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瑜伽(yoga)


yoga一語出自其語根yuj(結),此語本身有種種意義,然就術語而言,意為「結合」或「抑制」。通常音譯為「瑜伽」,或義譯作「相應」。乃禪修時,抑制五感為外境所惑,身心結合相應之方面命名。起初或與禪那(靜慮)結合稱為禪那瑜伽(dhyāna-yoga),但逐漸成為統括性的,不只是禪那,三昧 (samādhi)、執持 (Dhāraṇā)等等,亦包含在内,遂成為禪的行法之代表語。茲揭種種文書所載瑜伽若干定義如次:
《卡達卡奧義書》曰:「堅定制御諸根名為瑜伽。」
《邁伊多拉亞那奧義書》曰: 「氣息與心之統一,以及諸根之統一,捨離一切念慮,此即瑜伽。」
《薄伽梵歌》曰: 「平靜(Samatva)名為瑜伽。」
鉢顛闍梨之《瑜伽經》曰: 「抑制心之機能是為瑜伽。」
要言之,身心制於一處,一心一境的修行即是瑜伽之本質。依如此修行的人,無關其信仰如何,皆可稱作瑜伽行者,男性瑜伽行者稱為yogī,女性瑜伽行者稱為yoginī。

修行者的姿勢,亦即坐法具有種種,有蛙法、蛇法、常立法等,最好的是結跏座,亦即英雄座 (vīrāsana)。在身體的修練中,呼吸的調制是最重要的部分,幾乎可以視為身修之代表。
《解脫法品》所說如次:「瑜伽之最高力依瑜伽觀法而得。依據聖人之教,觀法有二種。其一是心之專注,另一為調制呼吸。後者名為有德 (saguṇa),前者名為無德 (nirguṇa)。」
所說的有德、無德,可能是指有形的或無形的,《摩訶婆羅多》將呼吸調制視為有形作法瑜伽之總名,故有此區別。

瑜伽的效果中,不思議神通力是無可免的附屬品。此因依仗精神之凝集力能得超自然力。佛教於四禪之修行中言及六通,《瑜伽經》特設「神通品」予以詳細說明,極其重視。《摩訶婆羅多》與此有關的記事不少。《解脫法品》揭出蘇拉哈比丘尼(Sulabhā) 依瑜伽之力而變身與闍那訶王問答的傳說,揭示出依瑜伽力化身千分,一方面享世間欲樂,另一方面修劇烈之苦行。後世的印度教認為濕婆神現為大瑜伽師 (Mahāyogin)與大苦行師(Mahārapasvin),另一方面又現為耽溺肉欲之淫樂神,即是出自瑜伽的信仰。

《摩訶婆羅多》中,,神通的種類較少於《瑜伽經》,最常揭舉的是八種自在(siddhi,悉地)。亦即與僧佉耶所述的八自在相同,意指微細、輕妙、偏滿、遠到、隨所欲、支配、尊勝與通貫等八神通。
比起神通,作為瑜伽效能,更為重視的是永久的利益,亦即解脫。《摩訶婆羅多》通常稱此境為涅槃(Nirvāṇa )或梵涅槃(Brahmanirvāṇa)。《薄伽梵歌》曰:「任何人於自我見喜悅,於自我見神性,於自我見光明,彼即是瑜伽行者,於此世成為梵,遂入梵涅槃。此梵涅槃係聖人滅罪、離二見、制己且憐愍一切有情所達之處。」 亦即將瑜伽行者制御自己,斷煩惱,滅妄見,開明自我之本性,與梵融合,更正確的說法是將實現梵的境界稱作「消融於梵」的梵涅槃。此即《摩訶婆羅多》的思想與奧義書的哲理相應時的解脫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