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蓮華極樂】淨土真宗


日本密教真言宗之栂尾祥雲大僧正將中國善導所創之淨土宗判為十住心之第八住心「一道無為心」,即已稱名念佛而捨去小我之根及「計執心」,淨心一意追隨阿彌陀如來(即觀自在王如來而與觀自在菩薩同躰)的境地,相當於空海大師之十住心第八住心知「空性無境心」,或稱「一道無為心」。
日本密教之權田雷斧大僧正則將日本「源空」(法然)所開創之淨土宗乃至流傳至今世的鎮西、西山、時宗、真宗之淨土四宗,判為顯教最頂之第九住心「極無自性心」,以其超然天台而通密教,行口密之一行而往生入極樂世界亦即蓮華胎藏世界,然非是於阿彌陀如來(即觀自在王如來而與觀自在菩薩同躰)即身成佛而是順次成佛,因此非屬密教,又顯教不許女人即女身成佛,因此僅於第九住心「極無自性心」。

淨土真宗
「淨土真宗」 一詞是出於親鸞著述,其意為「淨土之真實教理」。親鸞是以身為僧侶卻娶妻生子而蔚為人知,日本佛教學者前川健一說明:「親鸞是以身為僧侶卻有妻室而為人所知,近代對此有許多的擴大解讀,但在當時罕見不犯女戒的僧侶,親鸞並非特例(親鸞的後繼者反而認為應藉血脈證明自身的正統性,如此方為重要)。親鸞的妻室中以惠信尼最為著名,但因親鸞的第一子印信阿闍梨之母並非惠信尼,故推測親鸞至少有兩名妻子。此外,親鸞曾在信簡中述及其子慈信房的「繼母」,若以此為根據,其妻室則有印信阿闍梨之母、惠信尼(慈信房等人之母)、慈信房的「繼母」(但此信簡的可信度仍有待商榷)」。
日本文化學者河合隼雄解釋日本僧人難以不犯女戒的原因:「大乘佛教強調母性原理,這是普遍承認的事實,但由於日本原有對地母神的母性崇拜,助長了大乘佛教的流傳,更使得日本佛教中,對母性的尊重占有優先、重要的地位。對於此事的來龍去脈,勝浦令子有詳細的論述。她在其論文的一開頭,就 引用十三世紀左右成書的《長谷寺靈驗記》,舉出觀音「和光同塵」 以女性姿態入世的例子:
法皇御夢,見觀音向十方放射光芒,率八大龍王、八 大童子等無量眷屬,告法皇云:"和濟濁世眾生者,唯女人也。我將和隱光芒,現身婦女,長久護此家國,至於末代,利及眾生。"
 
觀音出現在聖武天皇的夢裡,告訴他唯有女性能夠使眾生和睦,故自己將隱匿光芒,顯現女人身,以救濟眾生。這段記述令人聯想起親鸞的「六角堂之夢」。和《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女性為了成佛、必須先變成男性的思想比較起來,相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換句話說,佛教傳來日本之後,呈現尊重母性的樣貌。
一般而言,對崇拜地母神的宗教來說,性不但不是禁忌,而且是一種神聖的敬神禮儀。眾所周知,聖娼的習俗廣泛分布在小亞細亞到東地中海一帶的古代社會中。堀一郎認為,古代日本或許也有聖娼存在。雖然聖娼的存在與否不易證實,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古時候的日本,性並不是禁忌,而是與農耕結合的各種儀式之一,相對開放,而且具有高度的宗教價值。以這樣的風土為背景,再加上傳入的是強調母性原理的佛教(大乘佛教), 也難怪在日本要遵守佛教的戒律如此困難,母性原理以包容一切為特徵。觀音的母性形象,象徵著一切圓融的立場。對於嚴格規範行為的戒律,也就沒有賦予太大的價值。以這個態度來觀看,性並不是削弱男性力量的東西,也不是透過欲望、威脅人類意識的東西,而是與母性存在的融合,一種一體感的體驗,具有很高的價值。有了這樣的心理背景,在日本,不但佛僧很難遵守淫戒,社會也傾向於容許默認破戒的行為。」

親鸞娶妻之因緣,與親鸞的「六角堂之夢」之有關:
創立淨土真宗的見真大師親鸞曾在比叡山修行天台宗, 然而為了求了悟「性」的問題, 於比叡山南無動寺之大乘院,受如意輪觀音之告命: 「聽、聽,汝之願將獲得滿足。聽、聽,吾之願亦將滿足。」 於是親鸞離開比叡山前往頂法寺。第九十五日,天色將明之際,他獲得救世觀音(如意輪觀音)之夢告。 如意輪觀音告訴親鸞,假使他因為前世因緣果報,必行女犯(男性和女性發生性關係,亦即交媾)之事, 觀音自身將化為玉女,置身受犯之側(即被男人交媾之女性),並於親鸞臨終之際,引導他進入極樂淨土。
換言之,觀音不但沒有要人們棄斷愛慾(rāga), 甚至表示如果人們一定要行女犯之事,那她就變成受犯的女人。 這顯示了觀世音菩薩無限的慈愛與果決的意志,更讓我們感受到高度的宗教情操。 對於親鸞來說,從「觀音將自身化為女人,來接受包容」得到的領悟就是「自然法爾」,即將人類內心最深層的東西,視為「自然」。

親鸞所寫下《自然法爾章 》如此記述: 『自然(じねん)之謂,「 自 」乃「おのづからといふ(出於己)」,非行者之計度,皆緣因得果也。 「然」之謂,「しからしむといふことばなり(緣因得果)」之謂也, 非行者之計行,因如來之誓願也。 言「法爾」者:如來之「誓願」故,所令而然,謂之法爾。此「法爾」 是「誓願」故,皆無行者之計度。故「他力」者,以「無義為義」,應知。 言「自然」者:是「本來所令然」之語也 我聞曰:「阿彌陀如來之誓願,本來非行者之計度,是依『凡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必來迎接之誓願,也。行者之或善或惡皆不慮,此謂之自然。」 誓願之作用者:是誓願使我等成「無上佛」也。 無上佛乃無之真如。因其「無」,故曰自然。如是「有」,則不云「無上涅槃」;示知無之真如,始稱阿彌陀佛,我所聞習如此。阿彌陀佛是示知自然之領也。既知此理,自然之事,不宜常加議論。自然如常加議論,則無義為義,尚有義矣!此佛知所以不可思議也。』「無」之真如,即如女陰內之「空無」而顯自然法爾之理,因此對於親鸞而言與「觀音(女人)」之一體感,即是象徵著與「自然」的一體感, 將自身一切託付於阿彌陀如來之誓願(完全地依他力成就本願),也就是真正的「深信」。

親鸞的思想
親鸞的主要著作是《教行信證》 誠如其正式題名為《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所示般,是屬於徵引各經論的類叢型態,其中附含親鸞的個人見解。就內容來看,全書的基本主張在於將諸佛教彙集於阿彌陀本願,再將本願彙集於阿彌陀佛迴向的信心。若將《教行信證》的大致主題予以列表,則如下所示:

迴向是指將自我功德回饋於他者,在此則指阿彌陀佛的迴向。阿彌陀佛已成就本願,住極樂世界,為了救度眾生施行迴向,如此分為往相(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而成佛)與還相(在極樂世界成佛的眾生親自教化其他眾生) 。 往相迴向的真實教理,就是訴說阿彌陀本願的《大無量壽經》。真實行是以「諸佛稱名願」(第十七願)為依據,就是稱念阿彌陀佛,諸佛誓言讚歎阿彌陀佛而稱其名。真實信是以「至心信樂願」(第十八願)為依據,是阿彌陀佛迴向的純粹信心,誓言若眾生欣求往生即可遂願。如同「真實信心必具名號,名號必不具願力信心也」(《教行信證》信卷)所示,信與行之間,尤以信為根本。真實證是以「必至滅度願」(第十一願)為基礎,往生極樂世界且證得無上涅槃(真如),誓言極樂世界眾生皆入大涅槃 。
其次,獲得大涅槃的眾生自行利他及普施教化,此為還相迴向,這是以轉生極樂世界的菩薩所發的必至補處願(第二十二願)為根據,亦即立誓將往「一生補處」的境地。 藉由彌陀迴向而使獲得真實信、行者得以往生的處所,就是報身阿彌陀佛所居的極樂世界。此為真佛土,是以誓言光明、壽命皆無量的「光明無量願」(第十二願)、「壽命無量願」(第十三願)為依據。往生真佛土是完全依照阿彌陀佛願力,稱之為「難思議往生」,其根本為阿彌陀佛迴向的信。為能接引無有純信的眾生,阿彌陀佛示以方便教理的 《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前者為方便之中的假門,往生淨土邊地,無能值遇阿彌陀佛(此稱為即往生、便往生)。此項說法是根據「至心發願願」(第十九願)(自力成佛的聖道門屬於此願),亦即誓言修習諸功德者在命終之時,將由阿彌陀佛現前。另一方面,後者(《阿彌陀經》)是方便中的真門,可見化身阿彌陀佛,如此稱為難思往生。這是以修習「善本」、「德本」(親鸞將此解釋為阿彌陀佛名號)者誓言往生的「至心迴向願」(第二十願)為依據(淨土門的自力屬於此願)。藉由阿彌陀佛本願即能往生,成為專修念佛者的共識。親鸞主張「信心來自彌陀迴 向」的思想,堪稱是專修念佛思想之極致。
拯救有兩次(二益)
親鸞主張阿彌陀如來(即觀自在王如來而與觀自在菩薩同躰)有今生與來世的二次拯救──今世被拯救成為不退轉之正定聚的一生補處之菩薩身,此生結束後同時在極樂世界得到無上的覺位。
因此,深信阿彌陀本願者,今生即身成為一生補處之菩薩身,相當於住於兜率天的「男性菩薩」與「女性菩薩」。
 
此生結束後轉生入蓮華胎藏,於極樂世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親鸞主張阿彌陀如來的本願為真實,即依據日本密教高祖弘法大師(空海)所著《理趣經開題》云:「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般若波羅密多理趣品。謂:大樂者大日如來,金剛者阿閦如來,不空者寶生如來,真實者無量壽如來,三摩耶者不空成就如來,經者佛法海名也,般若波羅蜜多者阿字本不生之義也。」無量壽如來即阿彌陀如來(即觀自在王如來而與觀自在菩薩同躰)乃真實者,密教本義是「蓮花本染不為垢所染,大慾大樂真實」,淨土宗則為阿彌陀本願真實,對眾生則是歸他力真實心。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佛說阿彌陀經》)
現代淨土經教義改革
春彼岸・極樂淨土亦有女人這篇文所言:關於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世界,顯教《無量壽經》,主張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沒有女人,以及女人須捨棄女身轉變為男人身體,這些歧視女人的說法,在日本近二十年之淨土教內也飽受爭議,有主張廢除這些不了義的歧視女人的經文,其中又以淨土真宗大谷派的女性住持與坊守(男性住持的妻子)積極男女同等權利而提倡廢止佛經歧視女性之經文乃至教義,令人欣佩與讚嘆,可謂是大無畏之女菩薩。其實,若依金剛頂瑜伽密教,則極樂世界當然有女人,且女人也不需女身轉變為男人身體,因為就連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都有女性如來身了。

況且依金剛頂瑜伽十八會之第十五會『祕密集會瑜伽』,也就是《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即說明阿彌陀如來本身也有妻子,阿彌陀如來之妻子就是白衣佛母(白衣觀音)。

在金剛頂瑜伽密教後期的瑜伽大教王(大幻化網密教)所衍生的《中陰聞道廣大秘密寂靜忿怒自我解脫法》中亡者於第四天即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之阿彌陀如來擁抱白衣佛母(白衣觀音),如此可知極樂世界有女性,女人可保持女性生轉生至西方極樂世界,其身如白衣佛母(白衣觀音)之女性身也,可說是真正的男女兩性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