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春彼岸・極樂淨土亦有女人


今天是中華曆法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春分」乃春天正式到來之日。往昔日本神道之習俗,春分這一天乃膜拜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日の御供」,也就是在春分這一天到戶外一邊膜拜太陽,一邊散步一整天的活動,當然也可以一邊休息,一邊膜拜太陽女神,又一邊享受著美食。相傳這樣做能夠得到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滋養而令身體更為健康。

又古來春分之日也是『日齋(ひいみ)』舉行神事之日,所以不少地方在這一天都會停工放假,這也是春分後來成為日本國定假日的民俗基礎。

日本佛教則會於春分期間舉行「彼岸會」。 彼岸會為以春分之日為中心,前後各三日共七日,佛寺於此期間舉行法會, 民間則習慣攜「彼岸團子」「牡丹餅」等食品赴墓地掃墓、供養。岸會最初之日稱為「彼岸の入り」,中間之日稱為「彼岸の中日」, 最後之日稱之為「彼岸明け」。
「彼岸」為佛教用語,以有生死煩惱境界喻為「此岸」;超脫生死,得證無上菩提的大樂境界則為「彼岸」,不生不死的彼岸的境界是常樂我淨,從無明煩惱之「此岸」度至常樂我淨的大樂「彼岸」,乃藉由摩訶般若波蘿蜜多(Mahā-Prajñā-pāramitā),摩訶(Mahā)是如虛空無盡般的「廣大」;般若(Prajñā)是直觀「真如(tathatā)」也就是宇宙究竟真理的智慧;「波蘿蜜多(pāramitā)」是「度」以及「最究極圓滿之境界」的意思,因此漢譯為「度無極」,因此摩訶般若波蘿蜜多(Mahā-Prajñā-pāramitā)就是以如虛空無垠般的廣大直觀宙究竟真理的智慧,度過生死煩惱境界,抵達「最究極圓滿之境界」──常樂我淨的大樂。

「彼岸會」是日本本土化之佛教所創作出來之法會,相傳古時僧侶佈道穿梭於田野村舍,宣揚波羅蜜多(pāramitā)之教時,剛好是春分時節的播種期,和秋分前後的收割農忙期。農民在田裏工 作,看到僧侶又來說教,即隱喻戲稱:「彼岸很快就要來了!」,此在農民間引以為習,也 就是「彼岸」一語的來源。

日本平安時代,淨土思想盛行,認為在春分、或秋分之日,太陽從正東昇起,向正西落 下,剛好成一直線,「彼岸」的方位就在正西,此日落時,面望太陽,冥坐觀想西方極樂淨土之修行頗盛,其稱之為「日想觀」,並相信藉此可達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

關於阿彌陀如來的極樂淨土世界,顯教《無量壽經》,主張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沒有女人,以及女人須捨棄女身轉變為男人身體,這些歧視女人的說法,在日本近二十年之淨土教內也飽受爭議,有主張廢除這些不了義的歧視女人的經文,其中又以淨土真宗大谷派的女性住持與坊守(男性住持的妻子)積極男女同等權利而提倡廢止佛經歧視女性之經文乃至教義,令人欣佩與讚嘆,可謂是大無畏之女菩薩。其實,若依金剛頂瑜伽密教,則極樂世界當然有女人,且女人也不需女身轉變為男人身體,因為就連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如來都有女性如來身了。

更況且依金剛頂瑜伽十八會之第十五會『祕密集會瑜伽』,也就是《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即說明阿彌陀如來本身也有妻子,阿彌陀如來之妻子就是白衣佛母(白衣觀音),在金剛頂瑜伽密教後期的瑜伽大教王(大幻化網密教)所衍生的《中陰聞道廣大秘密寂靜忿怒自我解脫法》中亡者於第四天即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之阿彌陀如來擁抱白衣佛母(白衣觀音),如此可知極樂世界有女性,女人可保持女性生轉生至西方極樂世界,其身如白衣佛母(白衣觀音)之女性身也,可說是真正的男女兩性平權!

回到日本的彼岸會主題上。在「彼岸」之日舉行法會,根據文獻記載,最早見於西元八〇六年三月,當時天然痘疫病流行,病死多數,經過卜占問卦,認為是因政爭冤死的早良親王之怨靈作祟,是此當時的桓武天皇下令全國各地的國分寺於春秋舉行為期七日的法會,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慰靈。額外一提,依日本密教高祖弘法大師(774-835)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開題》所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即是金剛界曼荼羅之金剛部部母「金剛波羅蜜」之法曼荼羅,也就是文字曼荼羅,下圖即是「金剛波羅蜜」亦名「薩埵金剛女」能斷一切無明煩惱障礙。

至於民間真正普及流行,乃是江戶時代以後之事。「彼岸」,以春分、秋分為中日(心),加上前後各三天,合計七天,此一習俗是江戶時代的天保曆(一八四三)之後始成定型,後雖經明治時期以太陽曆取代太陰曆的改曆,其形式依舊延續以至今。「彼岸」掃墓,是始於江戶時代的習,至今日仍延襲。此日在寺院慣例舉行彼岸法會,施惡鬼、說法,在民間則習慣上攜「彼岸團子」、「牡丹餅」等食品赴墓地掃墓、供養。又在 「彼岸的中日」之日供養祖先,這是佛教的西方淨土思想和該日的日沒正西信仰兩者結合而來。

西元一八七八年六月五日,明治政府定春分之日 春分、秋分是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 為春季皇靈祭,秋分之日為秋祭皇靈祭。所謂皇靈祭即祭拜天皇祖先、祖靈之意,也就是說,把過去歷代重要天皇或皇族的祭祀每年集中於這兩天舉行,但是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此春分、秋分 變成為國民國定假日,掃墓祭祖,緬懷祖先,皇靈祭則不再為全國性祭典,改為天皇私人舉行。

最後,有關「春分」的今日定義,日本「國民慶祝日」的法律規定,春分是「歌誦大自然、疼惜各種生物的日子。」意即稱頌生物、萬物、憫惜自然之日。

此外,有關「彼岸」 有名的「暑さも寒さま彼寒まで」一語,其意是說:熱,熱到彼岸;冷,也是冷到彼岸。也就是說,冬天的嚴寒,一過春分就不再冷,漸趨暖和;相對的,夏天的酷熱,一過秋分就情況好轉,漸趨涼爽。這是日本人的生活智慧,特別是在春分或秋分前後成為對自然氣候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