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佛光緣美術館「三昧堂布袋戲偶新春特展」



昨日(2/9)前往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參觀「三昧堂布袋戲偶新春特展」以及參拜松山慈祐宮之二慈女尊──「觀音媽」與「媽祖」。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展出三昧堂布袋戲偶中,感興趣的布偶就是「慈悲女菩薩觀世音」、「太陽女神天照大神」、「鳳凰花之戀・時間女神」、「荷花女仙何仙姑」。

  • 慈悲女菩薩觀世音

《西遊記》:「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警,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城裙,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手內托著一個施恩濟世的寶瓶,瓶內插著一枝灑青霄,撒大惡,掃開殘霧垂楊柳。玉環穿繡扣,金蓮足下深。三天許出入,這才是救苦救難觀世音。」

在三昧堂的四大菩薩布袋戲偶中,唯一的女性就是「觀世音菩薩」,她的髮型如大自在女神((Maheśvarī),髮髻作天髻並戴上髮冠,裝飾有數條雪紡紗;以透明材質做出她身後的背光;她的衣服的主布,是白色燙銀的雪紡紗,衣服的下襬用手染的漸層粉紅代表彩霞,具有女性性徵的胸部隆起,雙乳前裝飾有景泰藍纓絡,整體服裝呈現敦煌女神風格。

  • 太陽女神天照大神

《日本書紀》:「伊奘諾尊、伊奘冉尊共議曰:『吾已生大八洲國及山川草木,何不生天下之主者歟?』   於是共生日神,號大日孁貴。一書云,天照大神。一書云,天照大日孁尊。此子光華明彩,照徹於六合之內。故二神喜曰:『吾息雖多,未有若如此靈異之兒。不宜久留此國。自當早送于天,而授以天上之事。』是時天地相去未遠,故以天柱,舉於天上也。」

其實我並不喜歡三昧堂的天照大神整個慘白膚色的造型,是把她當成日本藝妓嗎?一點也不「面白い(おも来しろい)」她的服裝是白色,在神道代表純真無邪垢的「清明心(きよきあかきこころ)」,至於服裝的洋式設計,據設計者的說明是想呈現日本摺紙的感覺,因為日本人會折紙鶴來未人祈福,因此想呈現這樣的感覺,而用了許多折紙才會有的特殊角度。

  • 鳳凰花之戀・時間女神

日據時期,母校成大的前身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之校歌:「熱帯圏下フローラの生命の火はもえもえて真紅の花と咲き出づる,われらが高工若人の魂の火は もえもえて高き理想花と咲く。」真紅之花所指就是鳳凰花,至於「フローラ」即羅馬神話中的花朵、青春生命、豐收的女神「Flora」,在熱帶氣候圈Flora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燒之下,真紅之花開始綻放。 我等高等工業學校年輕學子的靈魂之火熊熊燃燒,綻放出崇高理想的花朵。

看到這尊鳳凰花之戀・時間女神,我想起的是母校成功大學,對成大鳳凰花的印象很深。

三昧堂的鳳凰花之戀・時間女神之說明則寫道:「將歷時數百年,台南府城女性服飾與建築特色融合在一尊戲偶身上。鹿港的施麗梅老師,則是首次將傳統春仔花技法做成台南市花鳳凰花點綴偶身與造型,頭冠則是以明朝時媽祖的后冠樣式來做設計,用銅片與鐵絲綁出冠型,再以壓克力做出鳳凰展翅的樣貌。衣服的肩膀上有著清朝的垂脊為飾品,胸前則是有荷蘭的馬車,腰帶則是日本和服的腰帶,搭配台灣的春仔花,藉由時間的轉移,將不同年代女性服飾與造型特色融合在一尊戲偶上。以三昧堂獨有的設計,創作出與春仔花這項快要失傳的傳統技藝相結合的藝術作品,取名為時間女神,意謂她站在時間長流,看著台南府城文化在經歷,明朝、荷蘭入侵、清朝、日據時代與中華民國不同的時期,各種文化在台南融合,形塑成現今的台南文化。」

  • 荷花女仙何仙姑

李白《古風·其五十九》:「 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馨香爲誰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託華池邊。」何仙姑詩:「 芳心煉作玉芙蓉,巧手輕拂濟世風。 武后鳳凰修聖館,荔枝掛綠醉龍宮。 」

何仙姑為八仙唯一的女仙,手持荷華,荷華又稱水芙蓉,以仙術救濟世人。詩中「荔枝掛綠醉龍宮」指的是「掛綠荔枝」與「八仙過海」:相傳有一日,何仙姑於增城西園寺大會群仙時,把一條翠綠色的綢帶掛在荔枝樹上,「掛綠」荔枝因此感染仙氣而長成,增城「掛綠」荔枝成為荔枝的極品,亦因這個美麗傳說而名揚四海。

八仙過海則是相傳,某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遊。眾仙齊附,並定下規則,要各人憑自己道法渡海,不得乘舟。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裏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何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遊。而此事驚動龍宮,即詩中所謂的「醉龍宮」。

三昧堂的何仙姑布偶,設計者如此說明:「整體主要是以粉紅色的荷花意象做設計,用髮髻與壓克力、施華洛仕奇水鑽做出仙姑的華麗感。偶衣製作以粉紅色為主布,粉綠色為配布,為了表現出仙氣盈然,用了大量的雪紡紗。肩膀和下襬都用翻面的手法做出立體荷花,手持法器為用壓克力製作的荷花。」這尊何仙姑布偶也是展覽中我比較喜歡的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