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野山真言宗「齋藤仁鐵阿闍梨(筆名為『蝉丸P』)」所策劃的佛像女体化(即『波羅蜜多形』)的『仏像これくしょん(仏これ)』,由繪師上田信舟所造的『阿修羅王(Asura-rāja)』像,阿修羅(Asura)與瑣羅亞斯德教的《阿維斯達(Avesta)》之最高神「阿胡拉(Ahura)」同源,但在吠陀神界則是惡神,可說是相當富含變化之神格。或說如此變化之背後,含藏著印度、伊朗兩種民族分離的原因。就《梨具吠陀》對「阿修羅(Asura)」一語的使用看來,初始並沒有視彼為獨立之神格,大致用以作為有力諸神之稱號。例如Mitrá、Varuna、Indra屢屢被稱為阿修羅(Asura)。應予以注意的是,採用此稱號之際,常用以讚嘆該神具有可畏的『Māyā(幻力、幻化、魔法)』,Varuna維持Ṛta(宇宙法則)就是依靠「Māyā」,甚至就吠陀宇宙觀而言,「Māyā」即和「Ṛta」的意義相當,舉凡含有規律(Ṛta)的晝夜輪替、太陽運行、降雨以及其他現象,都是源於創造性的「Māyā」。 「māyā(幻力)」即是「有意圖的變化」,也就是幻化(創造或毀滅)以及「幻化的幻化」。 而其最原始的哲學概念(宇宙的幻相、虛妄和無我),即可能見之於「變化」、 宇宙規範之幻化以及「魔術」等觀念,也存在於Varuna的「創造力」,透過「māyā」重建宇宙的秩序。後來隨時間演進,認為『Māyā(幻力、幻化、魔法)』乃「阿修羅(Asura)」所特有,阿修羅(Asura)遂成為獨立之神格,成為吠陀早期的超級大神,是負責掌管法術、咒語、秩序,抽象而且神秘的神明。
如《梨具吠陀》的<Māyābheda>所揭露:「吠陀智者,以智觀照; 在自心中,整個太陽, 乃阿修羅, 摩耶托出。 詩人考察,太陽軌道; 眾人祈求,太陽光界。」
此頌述說,天上的大神阿修羅用「Māyā」把太陽整個地和盤托出;吠陀智者以眼看見這個由「Māyā」托出來的太陽,其實就是在自己心中。阿修羅所擁有的「Māyā」是神秘而不可思議的,能夠幻化包括太陽的宇宙萬物,「Māyā」本身具有啟示力量,她是藝術、聖、儀式與冥思的功能,她使人們瞭解真實。因此吠陀智者藉由三摩地照見太陽來自心中,從中發現自我與宇宙的關聯,從中領悟宇宙真實。
然而吠陀早期的超級大神阿修羅(Asura)到了吠陀晚期卻被視為惡魔,到了《阿闥婆吠陀》與《夜柔吠陀》,阿修羅已是與天部(Deva)完全相反的惡神,阿修羅軍與天軍經常發生戰爭。亦被彼等具有如同波斯的Ahriman的地位。阿修羅(Asura)之語源的「Asu」,為呼吸之義,但當阿修羅(Asura)視為惡神之信仰產生時,「a」被解為否定之義,到了奧義書時代將「sura」解為「天」,「Asura(阿修羅)」遂成為「非天」,產生這樣的俗說字語(Volksetymologie)。
在佛教中阿修羅為為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十界之一。佛教將阿修羅(Asura)訛解為「非天」而解為「有諸天的福報,卻非有諸天之德行」,「阿修羅(Asura)」是瞋(dveṣa)重的眾生,在密教中轉化瞋為智慧的部族是金剛部,金剛部之明王為降三世明王,降三世明王別名為孫婆明王,「孫婆」為梵語「Śumbha」之音譯,「Śumbha」在印度神話中乃「阿修羅王」,而可以發現彼此之關聯性,又諷刺的是在《女神的榮光(Devi Mahatmya)》此阿修羅王敗在難近母(Durgā)的「Mahāmāyā(大幻化)」之下。
依《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理趣經釋)》的記載,金剛降三世之三摩地為「一切有情平等,忿怒平等」,由此三摩地調伏他化自在魔王,受化引入佛教。高野山真言宗松長有慶阿闍黎開示:「這是因為一切眾生安住於不變的大菩提心,所以在忿怒時要根據這樣的菩提心,對一切平等不能歧視對方。」
上田信舟所造的『阿修羅王(Asura-rāja)』為三面六臂,中間兩手為合掌,另外兩手分別托日月,代表她的「Māyā」,又印度神話中有羅睺阿修羅王能障日月造成日月蝕,另兩手分別執箭與弓,象徵她為戰神而作為密教之護法神。在日本密教的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中,阿修羅位於最外院之南方,種子字為『(a)』字代表菩提心。真言:「namaḥ samanta buddhānāṃ gara-layaṃ svāh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