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FGO】宇津見エリセ 其之二


宇津見エリセ是名青春無敵的14歳美少女,依神道而言就是具有「產靈(むすひ)」即孕育生命的妙齡少女,在第三再臨充分展現「產巢日(むすび)」之稜威,令人想以《日本書紀》伊奘諾尊喜見妹神伊奘冉尊所云『憙哉,遇「可美少女(うましをとめ)」焉!』之神語來讚美「宇津見エリセ」,此即《日本書記》所言「稱辭(たたへごと)」。

亦令人想如《古事記》伊邪那岐命(伊奘諾尊)對妹神伊邪那美命(伊奘冉尊)所云『我身者成成而成餘處一處在,故以此吾身成餘處,刺塞汝身不成合處.....』即《古事記》所謂「美斗能麻具波比」訓為「みとまぐはひ(意為「男女於御處交媾」)」。


「宇津見エリセ」的CV是「鬼頭明里」小姐,近期以作為最萌妹系角色竈門禰豆子的CV而聞名日本及海外。


【FGO】宇津見エリセ 其之一提到『天遡鉾(あめのさかほこ)』的原型應是《記・紀》神話天地開闢之段落中伊弉諾尊與伊弉冉尊兄妹兼夫妻所使用的「天沼矛(あめのぬぼこ)」亦名「天之瓊矛(あまのぬぼこ)」。

在日本天台密教之僧人光宗所撰的《溪嵐拾葉集》中以神佛習合思想將日本國主太陽女神天照大神與大日如來視為同女尊,也就是「太陽女天照大神」於「色界頂大自在天」成道為大日如來,並且改編《記紀》中伊邪那岐命(伊奘諾尊)對妹神伊邪那美命(伊奘冉尊)以「天沼矛(天之瓊矛)」攪動海水修理固成之神話,變成太陽女天照大神於色界頂成道為大日如來後,將天之逆鉾投向南浮提(我們所居之地方稱南浮提)的海中,她所投下的天之逆鉾入海後,泡沫成州,即成為日本國。此處天之逆鉾即對應《記紀》的「天沼矛(天之瓊矛)」,依《溪嵐拾葉集》記載天之逆鉾乃太陽女神天照大神所擁有,神道五部書之一的《倭姫命世記》也記載說「天逆鉾」為太陽女神天照大神所持有, 後來她將「天之逆鉾」從高天原投向伊勢,而由伊勢神宮保管。又天之逆鉾訓讀為「あめのさかほこ」,手遊FGO則將其表記為『天遡鉾(あめのさかほこ)』。

在《溪嵐拾葉集》也記載由於太陽女神天照大神在「色界頂大自在天」成道,所以她也等同大自在天女(Maheśvarī),在此也將大自在天女(Maheśvarī)手持的三叉戟與「天之逆鉾」乃至「天沼矛(天之瓊矛)」習合為一如不二。


另外,在日本『壒嚢抄12』提到「一說,所謂第六天魔王-伊舍那天,即是伊佐那岐尊(イザナギ)。」 在北畠親房的『神皇正統記』記載一說「伊邪那岐・伊邪那美為梵語、乃從伊舎那天伊舎那后之名而來」,因此神佛習合思想上「伊舍那后(Īśānī)」與「伊邪那美命(伊奘冉尊)」為同女尊。在密教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中,伊舍那后(Īśānī)手持三叉戟即與「天沼矛(天之瓊矛)」習合為一如不二。

另一方面,霧島神宮後方的「高千穂峰」上有修驗道山伏插上的「天逆鉾」,也是三叉戟的模樣而可知乃日本密教之影響。

在密教中伊舍那后(Īśānī)則是色界頂大自在天女(Maheśvarī)於欲界第六天之化身,作為世界之母,她的象徵就是「Yoni(女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