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基隆參拜

今天前往基隆參拜,想起以前讀過之增田福太郎的《南島寺廟採訪記》入基隆與入妣國根國聯想在一起,無限遐思。

節錄如下:『(乘無蓋之輕便車通過山洞入基隆)無蓋臺車通過山頂,時有池水滴落,

充分呼吸著伊邪那美神所支配的妣國根之國的空氣,漫無天際的遐思。

和歌:伊邪那美的夜大神食國(將她視為闇神而所食國即根國)是咫尺莫辨的常闇之國。

和歌:統治陰間的神,島人(台灣本島人)稱為「城隍」而敬畏著。』

在下車處海洋廣場對面的「基隆護國城隍廟」。

想起日本學者增田福太郎之言,似乎將城隍與黃泉大神伊邪那美相提並論之感///

之後前往慶安宮拜天上聖母媽祖,暱稱為「基隆媽」。

在《南島寺廟採訪記》有關於慶安宮的記述:『該廟於同光(清代道光或同治之誤植)年間,

創立於今大正町,因參拜人不便,乃移建於現在之旭町,與社寮島的廟分離。

大正初年自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天后宮迎請媽祖一尊云。

媽祖即聖母,乃華中至華南被熱心尊崇的娘娘神,在台灣其崇祀尤極隆盛,全島以聖母為主神的廟三百二十座。

聖母和城隍並立,現為台灣民間信仰的兩大支柱。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舉行各地媽祖祭,在台灣為頗具地方民俗性特色的有名行事。

聖母被奉為保護海難的女神,在台灣全島到處建廟祀之。特別是基隆為海岸,漁民居住多,自早崇拜之。』

(基隆慶安宮的巨大媽祖女神像)

之後前往基隆神社遺址遙想太陽女神天照大神之神座(皇大神之分魂神座)。

日本漫畫家「颯田直斗」也曾在此考察,我也相當欣賞他所畫的天照皇大神

最後前往佛光山極樂寺(前身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基隆布教所光尊寺)參拜,

並參拜日本人留下之西國三十三觀音的菩薩像去年參拜基隆仙洞巖最聖寺,

內有第十番明星山三室戸寺的千手観音與第九番興福寺的不空羂索観音之石像。

在此則有第三番粉川寺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之石像。

還安奉有準提觀音之石像

準提觀音佛母尊於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第二佛母院七尊中之一,為蓮華部之母而與『白衣觀音母』不二。

司生蓮華部諸尊功德之德即「自性清淨法性」、「慈悲救度」、「增益・敬愛」。

與她相對之佛母尊為同樣位於佛母院的「Vajrāmogha-samaya-sattva(安樂不空金剛三昧耶真實佛母)」,

她與準提觀音佛母皆源於女神Durga。安樂不空金剛三昧耶真實佛母是金剛部之母而與金剛母(Māmakī )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