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開隆宮拜七夕媽


這幾天於台南市旅遊,所謂沒來過台南不能說去過台灣,沒來過左鎮,不能說去過台南
大觀音亭拜觀音媽、 普濟殿拜觀音媽以及參拜祀典武廟、大天后宮、大士殿、

北極殿、天壇、天主堂、噶瑪噶居寺、媽祖樓天后宮,參觀奇美博物館&奧林帕斯橋

回母校成功大學、參拜臨水夫人廟、鄭成功祠、天主堂慈母園、福隆宮觀音殿。

由於昨日恰為日本的「七夕(たなばた),參拜「天女七星娘娘」也正是應景應節~

台灣民間信仰將七夕傳說之「織女」與「七仙女」,以及織女星和北斗七星習合而產生「七娘媽」信仰。

即織女=七仙女=七星娘娘,奉為孩童的守護神,台灣信仰的生命女神之一。

七夕也被視為七娘媽之生日。又七夕傳說之偷織女天衣版本(天女羽衣類型)

即牛郎將織女的天衣偷藏起來拉致監禁妊娠的故事,台南開隆宮所採用XD

在東晉之志怪小說『捜神記』便記載有偷仙女羽衣之故事,故事大致如下:

豫章新喻縣(現江西新余縣)有一位男子在稻田中看到六、七個漂亮的女子,不知她們是鳥變成的,

他輕輕悄悄地匍匐前往窺探,拿到她們中間一位女子脫下的羽毛衣。

其他女子發現這名陌生男子後立刻披上羽衣飛向遠方,只有一個女子無法飛走,

只好作男子的妻子。後來,他們生了三個女兒。一天,女子讓女兒問父親,得知羽衣藏在稻堆底下,

她找到後就穿上羽衣飛走了。後來又回來把女兒也接走了。

在《古小說鉤沈》輯《玄中記》則說此羽衣女即姑獲鳥乃天帝少女,為天女或稱仙女,

脫下羽衣即為少女,亦名夜行遊女。她在被豫章男子強迫結婚生女後,回到天上,

後來又帶了羽衣將三個女兒都接走了,稱為鬼車,鬼車即被認為擄走孩子的鳥怪,

然而在此,她可是接回自己的孩子。天帝少女名恰好與七夕織女為天帝之女相同,

為日後七夕織女傳說演化成偷羽衣的版本之線索,也就是織女=天帝女=羽衣女

至於作為孩童的保護神,我想也與此有關,因為她愛惜孩子,所以會守護孩子,

況且,母鳥哺雛鳥不也是母愛的具體形象嗎。

開隆宮也有祭祀大慈大悲的觀音媽~

在參拜開隆宮七星媽後,也於附近天主教聖母無玷原罪始胎堂禮拜象徵慈母大愛的天主之母瑪麗亞。

 

另外補充一下,由於我出生,外公將我的生辰八字帶去景美一位半仙算命,

這位半仙吩咐阿公一定要帶我去給七夕媽作契子,這樣才能平安無事長大~

所以以古錢(日本大正十二年的錢幣) 和玉珮,以紅絨線串成絭,懸在我的脖子上 。

然後,每年七夕,家裡準備軟粿(給織女盛眼淚)、千日紅(祈求多子多孫 )、

胭脂 (織女化妝)、 圓鏡(給織女映照容貌化妝) 油飯以及香噴噴的麻油雞(孝敬契母織女)。

同時還會準備紅線,在祭拜後,將我脖子的的古錢,繞香三圈,祈禱契母織女娘娘能繼續守護著我。

然後將紅線替換,至於被替換下來的紅線,則與金紙還有紙衣一同焚燒。

這樣的儀式,一直作到我十六歲,終於在織女娘娘守護下平安長大成人~///所以,我很敬仰契母七娘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