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拜普濟殿觀音媽與媽祖樓天后宮。
所謂「普濟」之名取自「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慈悲救濟眾生」。
觀世音菩薩即指她為觀察示間的聲音而予以救濟的覺有情,聽聞她的名號,見她的名號,
同樣地憶念她的話,娑婆世界有生命的所有眾生會得到滋潤,令一切的苦難和憂怖生滅,
因為觀世音菩薩她已全證得神通力,已學習廣大的智慧與方便,顯現在十方一切世界而沒有遺漏,
以種種變化身,自在順應眾生,為其現該變化身予以慈悲救濟。
觀世音菩薩教導善才童子的修行法門為「大悲法門光明之行」,
即她所成就的是大悲法門,所謂大悲即同體悲與無緣悲,以此平等救濟一切眾生而相續不斷,
隨應眾生而普現妙色身,撫慰眾生除去恐怖,令眾生不退轉,身放光明而除去一切煩惱無明。
於媽祖樓天后宮參拜「準提觀音佛母」。
在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中位於遍知院(佛母院),乃觀世音菩薩之普門示現亦為蓮華部之母,
她不僅是撫慰人心的蓮華部母,亦是產出一切諸佛的俱胝(七億)佛母,ˋ亦即「覺母(Bodhi-mata)」。
又台灣民間信仰將她視為母娘乃無極五母之一,「道」之本體(道母/玄牝);
漢傳佛教也有將她視同為大悲胎藏生大日如來;
圖博佛教將她視為「普賢王佛母(samantabhadrī)」,代表普遍存於眾生心中清淨覺性。
印度教中她則是宇宙原力=性力(Shakti),亦難進母(Durga)的化身。
今天是月曜日,就提一下月女神Artemis,她是個源自東方而古老的女神:
她特別是「野獸女王(potnia theron)」;亦即,她既是狩獵者的崇拜對象,也是野生動物的保護者。
荷馬也稱她為「野獸的女主人」,而艾斯奇肋斯說她是「群山女王」。 她尤其喜歡在夜間狩獵。
獅子和熊是她喜歡的花紋動物,這令人聯想亞州的原型。
荷馬提到Artemis如何教Scamandrius各種狩獵技術。
但是當兩隻鷹獵食懷孕的兔子時,她卻感到很憤怒。
Artemis是重要的處女神,她還是象徵著母性女神的若干元素。
在阿卡迪亞,她最早的祭壇,她和Demeter以及Persephone聯想在一起。
希羅多德說,艾斯奇勒斯把Artemis當作Demeter的女兒,也就是Persephone。
有些希臘作家說她在克里特島被稱為Britomartis,這顯示出她與邁諾斯女神有關。
她在其他語言裡的名字,必定包括色雷斯的Cybel以及卡帕多西亞的Ma。
在Ephesus,母親功能的表現非常多變,怪異到我們不知道是否該承認她是希臘的神。
Artemis被女人尊為註生娘娘(Locheia)。 她也是男孩的「護士」和導師(kourotrophos)。
紀念Alepheus的Artemis之舞蹈,如同紀念波羅奔尼薩的女神的舞蹈,性質是狂熱縱慾的。
俗語說:「哪裡有Artemis不跳舞的地方?」換句話說:哪裡沒有Artemis在跳舞?
在她那些可能互相衝突的面向裡,可以看到希臘文化把遠古各種神的形式重新整合成單一的巨大結構。
地中海史前的「群山女王」以及「野獸女王」, 這兩個屬性很快就被同化為大地之母的力量,
卻沒有因而喪失其原來的特性: 她是獵人、動物和女孩的守護女神。
從荷馬的時代起,她的形象便確定下來:
Artemis主宰著動物的神聖性,有著繁殖以及慾愛和母性(大自然)但卻沒有婚姻(人類社會)。
在希臘羅馬愛情故事裡,Artemis(Diana)是孝順的女孩,當她母親被Hera趕到底羅斯島,
哥哥阿波羅到北方樂土求發展時,她盡了一切兒女責任,侍奉母親,孝心廣受讚美。
她一出生就幫助母親順利生下哥哥阿波羅, 之後她哥哥得主神之助,開始接管駕駛金車,
作為妹妹的她則駕駛銀車成為月之女神。
當她(=selene)愛上牧羊人Endymion時,卻不為自己著想,一心一意為對方幸福努力。
Artemis(Diana)對「母愛」、「兄愛」、「情愛」三方面的「愛情」上的體認,確實是個典型。
瞭解愛情真諦的Artemis(Diana),不僅對上一代的愛,兄妹之間的愛,男女之愛,
必須盡善盡美,不能以自己為前提,只以對方一切幸福作基本,才是所謂「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