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比咩神社
加賀國一之宮白山比咩神社於本月15日舉行鎮花祭。
神職於神前供奉盛開之櫻花祈求無病息災,
四名巫女們手持櫻花奉纳神樂白山之舞。
所謂「白山」,是御前峰、大汝峰、別山這三座山的總稱。 峰群橫跨石川、富山、福井、岐阜四縣,
主峰標高近3000公尺,高聳壯闊。 白雪靄靄的壯麗山色,使她自古就被喚為「白山」。
主峰標高近3000公尺,高聳壯闊。 白雪靄靄的壯麗山色,使她自古就被喚為「白山」。
人們將這些峰群奉為神体山,稱她為「白山比咩(しらやまひめ)大神」。
據說是養老元年(717年)修験者泰澄於加賀国白山的主峰「御前峰」冥想之時,
從綠碧池中出現十一面觀音之「垂迹」九頭龍王,並且自稱為イサナミ的化身,名為白山明神・妙理大菩薩。
話言之「白山比咩(しらやまひめ)大神」即イサナミ。
別山則為大行事権現垂迹為菊理媛神,本地佛為聖観音菩薩。
大汝峰則為大汝権現(大己貴命),本地佛為阿弥陀如来,
現在白山比咩神社之主祭神為「菊理姫命(くくりひめのみこと)」=白山比咩(しらやまひめ)大神。
『日本書紀』之一書(非本文而是別說)記載,伊奘諾尊在泉津平坂(黃泉比良坂)兄妹(=夫妻)爭論時,
『古事記』描述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隔著千引之石直接對話(吵架?),
但『日本書紀』裡的兩神並非直接對話。 而是由「泉守道者」替伊弉冉尊傳話給伊奘諾尊,
內容是「我和你已經生國完畢,何必再求復生呢?我要留在黃泉國,不與你一同回去。」
這時, 菊理媛神出場,對伊奘諾尊亦有事相告,伊奘諾尊聞言便稱讚菊理媛神,
隨後乖乖回到豐葦原中國,不再死纏著愛妹伊弉冉尊。
由這段記述可以明白,泉守道者處於代表著是生與死對立的阻隔,即是將生者區隔於黃泉之外。
至於菊理媛神,她的神名是以「聞く」,音同「菊」、「聞き入れる」(採納)作為語源,
所以她掌管了能夠聽曉神語的巫女力量,而能夠「在黃泉國與豐葦原國之間傳遞訊息」。
(神楽早春賦白山奏則是與幽體的結合,也算是顯幽二界之溝通者w)
菊理媛神的神名亦或是「括り(總括)」之意,為代表著「『調和』一切的女神。」
「括り」是將「離合集散」的一切「聚集」而「化育生成」,
菊理媛即相當於產靈(ムスビ)之女神。也因此為締結男女姻緣的女神。
白山比咩大神(即姫神)不但是農業灌溉水源處的山神,也是指引航路的航海神。
值得一提的是一航戰航空母艦「加賀(かが)」之名取自於「加賀國」(原是設計為戰艦故以舊國名為艦名),
艦內神社就是祭祀加賀國一之宮白山比咩神社之分靈。
那麼放上「加賀岬」
今夜の勝負も 退くに 退けない 退けるはずない
女心よ ねえ
熊野大社
御櫛祭為出雲國一宮熊野大社春季之「大御祭」,每年於四月十三日舉行。
御櫛祭之名稱乃是取自素戔嗚尊於斐伊川上游退治八岐大蛇時,
櫛稲田姫作為婚約信物所給予櫛(梳子)的故事由來。
祭典當天十點開始於本殿供奉「御櫛」上奏祝詞後,移至境內的稲田神社供奉。
下午三點開始由當地農耕起源於櫛稻田姬和素戔嗚尊傳授種植稻米的方法之典故,
當地的八雲中學的九名女中學生擔任早乙女進行御田植神事,
配合鼓聲笛聲唱著「種植秧苗等待秋季豐收」的田植歌,以松葉代替秧苗模仿插秧動作。
出雲國一宮熊野大社之主神祭神為熊野大神櫛御氣野命等同素戔鳴尊,
日本書紀云:「素戔嗚尊居熊成峰(くまなりのたけ)而遂入於根國者矣」
「熊成峰」即熊野大神所坐之熊野山,盛產可建造社殿之檜木。
櫛御氣野命(くしみけぬのみこと)即「奇御木野命(くしみけぬのみこと)」而為樹木之神,
與日本書紀所載素戔嗚尊為木種之祖之神話不謀而合。
另一解釋櫛御氣野命(くしみけぬのみこと)=奇御食野命(くしみけぬのみこと)則為食物之神,
此外食物的料理與「火」有關,在熊野大社傳說櫛御気野命曾在此教導如何使用臼及杵來生火,
所以熊野大社也被認為是「火」的發祥神社,因此還有個別名為 「日本火出初社」;
換言之,對出雲而言火神即為「櫛御氣野命(くしみけぬのみこ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