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宮遷宮

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每二十年搬遷一次,這就是「式年遷宮」。

(日本第一女神的寶座靠的還是乳量吧)

每二十年重建神宮一次,將神殿、神社寶物、衣殿、別宮附屬神社、鳥居和屏風等,

所有東西都要從舊神宮搬到新神宮,神靈也要遷往新家。

遷宮周期由天武天皇規定為二十年一次,

其決定根據是,二十年的時間剛好能定下神殿的規模以及神社寶物的基本種類和規格。

第一次遷宮在持統天皇四年(690年),以後大約持續了一千三百年。

最近進行的一次遷宮在平成五年,是第六十一次式年遷宮。

二十年一次,乍聽似乎是相當長的一個時期。

實際上,兩次遷宮的間隔的確需要這麼長的一段時間。

在正宮進行遷宮後還有別宮的遷宮、須提早八年舉行最先的行事山口祭和大本祭(開始採伐木材),

而材料的甄選、技術人員的確定、職責分工的劃分以及預算和計劃的製作等,這些準備則要更早就開始進行。

因此,一次遷宮完畢後,馬上就要進行下一次的遷宮準備了,二十年的件隔只不過一眨眼的功夫。

建築物的耐久年限,遠比二十年要長。所用的木材是最優質的絲柏,

用刨子仔細刨過的木材,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最原色的木料。

木材採伐回來後會分派到全國各地的神社。

從熱田神宮開始,一些知名神社的新神殿陸續開始建造。

建造的新神社完全可以聳立數十年,那裡為什麼要每隔二十年就進行一次遷宮呢?

當然,二十年是古代國家法令規定的一個年限。

至於定下這個年限的最根本原因,應當是考慮到建築與工藝技術的完整傳承,

而二十年是保証完成傳承的一個恰當年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