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Sága-Goddess of History and Lore

「Sága」在北歐-日爾曼神話中,有說法認為她名字的意思是「女巫」或「聖詩」,

也有說法是「看見」或「話語」。

「Sága」是司掌「傳承、知識與詩」的女神,

住在用諸神之國「亞薩神域」的水晶作成的「Sokkvabekkr(深邃之河)」宮殿。

據說宮殿宮殿裡的泉水會湧出美麗的詩句,化成治療之語響遍整個亞薩神域。

而這些治療的言語訴說的是過去發生之事。

她原是主神Ordin的友人,因個性穩重,深受Ordin的寵愛,而成為地位僅次於Frigg的女神。

另有一種說法是,Sága與Frigg其實是同一位女神,

但她不像Frigg處處與Ordin作對,而是Ordin的知己。

Sága在某些神話傳說中,是Ordin的另一位妻子(也有是女兒的說法)。

就連語眾女神有關係的Ordin,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前往水晶宮,

或是從旅行中歸返時也會立刻飛奔到Sága身邊,其深受寵愛的程度可見一斑。

Ordin會在她的宮殿裡傾聽泉水演奏的詩句,有時則會懊悔爭戰的過去,陷入冥想沉思之中。

女神Sága會用黃金的酒杯招待到Ordin,然後坐在Ordin的身邊,

向Ordin獻上或是朗讀詩句,悠閒地度過日日夜夜的兩人時光,

以此來治癒Ordin為過去所苦的心靈。

---------------

補充

北歐神話另外一位知識與智慧的女神則是「Snotra」,

她的名字是「聰明」、「智慧」的意思,也被視為是Frigg女神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