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Śrī・lakṣmī、佛母摩訶摩耶(Mahāmāyā)

之前在持如意寶珠的蓮華母白衣觀世音,這篇文提到西元1世紀,桑吉塔東門之雕刻,右手持蓮華的女神Śrī・lakṣmī,於上圖可見女神Śrī・lakṣmī之上有兩頭白象(Gaja)象鼻絞寶瓶,瓶中傾水為她淋浴。我國唐代阿地瞿多(Atikūṭa)所翻譯的《陀羅尼集經》記載:「其功德天像,身端正,赤白色,二臂畫作種種纓絡、環釧、耳璫、天衣、寶冠。天女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施呪無畏,宣臺上坐。 左邊畫梵摩天,手執寶鏡;右邊畫帝釋天,如散華供養天女。背後各畫一七寶山,於天像上作五色雲,雲上安六牙白象,象鼻絞馬腦(瑪瑙)瓶,瓶中傾出種種寶物罐於功德天頂上。 天神背後畫百寶華林,頭上畫作千葉寶蓋,蓋上作諸天伎樂,散華供養。 其像底下右邊復畫作呪師形,著鮮白衣,手把香鑪,胡跪供養,於白素紬上坐。 以上功德天像法竟。」經中所云功德天即是女神Śrī・lakṣmī,日本密教之功德天曼荼羅即開顯經中所說形像,如下圖:
功德天之上有象,象鼻絞寶瓶之圖像可謂是自印度女神Śrī・lakṣmī信仰之一脈相承。然而法國之法蘭西大學弗西耶教授論證桑吉塔東門之雕刻,右手持蓮華的女尊乃是佛母摩訶摩耶(Mahāmāyā),高野山真言宗栂尾祥雲阿闍黎在《曼荼羅之研究 》就認同此說法。

其實這是將佛教之佛母摩訶摩耶(Mahāmāyā)與印度信仰女神Śrī・lakṣmī視為同躰女尊,在印度女神教(Shaktism)中摩訶摩耶(Mahāmāyā)即是女神Śrī・lakṣmī。有趣的是,在印度毘濕奴教中,將悉達多視為毘濕奴的應化身,悉達多的妻子耶輸陀羅即是女神Śrī・lakṣmī之應化,在密教中耶輸陀羅(又名耶輸末底)乃蓮華部八尊大明母之一,乃觀音母白衣觀音之化身,不空阿闍黎所翻譯的《蕤呬耶經》(Guhya-tantra)則稱蓮華部母為耶輸末底(Yaśomatī),說明耶輸末底(Yaśomatī)乃觀音母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之化身,又稱她為『吉祥部母』(Śrī ),觀音母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與大吉祥(Mahāśrī)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如上述,桑吉塔佛母摩訶摩耶(Mahāmāyā)與印度信仰女神Śrī・lakṣmī視為同躰女尊,可知佛母摩訶摩耶(Mahāmāyā)亦是觀音母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之化身,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則稱釋迦如來之佛母為虛空眼佛母(Gagana-locanā)亦名能寂母(Śākyamuni-mātṛkā)

(坦露婆伽(Bhaga),也就是女陰的佛母摩訶摩耶(Mahāmāyā)
釋迦如來的「生身」是由「佛母摩訶摩耶(Mahāmāyā)」所出生,釋迦如來的「法身」則是由「佛母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所出生,佛教傳說釋迦如來自佛母摩訶摩耶體內出生後,即朝四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對於這則傳說,日本禪學大師鈴木大拙在首度於美國的佛學演講提到這則傳說而說道:「你們一定覺得一個剛生下的嬰兒就會說這樣的話很滑稽。你們也許以為他還要等,等到他長大在樹下悟了道,才獲得精神的重生。但是沒有,在東方所有事物都是混合起來的。我們並不嚴格地區分精神生命與物質生命。物質就是精神的表現。」如此佛母摩訶摩耶(Mahāmāyā)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即為不二一如,開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理。

日本真言宗智山派照光寺住持暨智山傳法院院長宮坂宥洪阿闍黎開示般若波羅蜜多之真言(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ṃgate bodhi svāhā)說道:構成真言的梵語gate、pāragate、pārasaṃgate 、bodhi、 svāhā,皆為女性詞(詞性皆陰性),其實可說皆是對生下三是諸佛之佛母的稱呼,因此「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ṃgate bodhi svāhā」應該翻譯成「母親,母親,諸佛之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啊,請令我速成正覺!」並說明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與釋迦牟尼佛的生母摩訶摩耶是一如不二,因此此真言這也是對佛母摩訶摩耶的呼叫。

(觀音母白衣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