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七夕乃「織女」與「牽牛」一年一度相逢之日。由於七夕是「織女」與「牽牛」相逢之日,現代視為情人節,乃成為一對對男女情侶、夫妻一同度過的浪漫節日。在台灣民間信仰,織女又稱為「七夕媽」、「七娘媽」也就是「七星孃」,奉為孩童的保護神
這是因為以前台灣醫藥衛生不發達,幼童營養不良,防疫力不夠時常遭受疾病纏身,幼童的死亡率頗高,台灣人民咸信七娘媽對於幼童特別關懷照顧,因此,小孩身體虛弱或有病纏身時,即到七娘媽神前祈願,將幼童給七娘媽做契子契女,我小時候也是以七娘媽作為契母,藉由女神祝佑平安長大,並且以古錢,串紅絨線為絭,懸於頸上,俗稱『捾絭』,每年七娘媽誕辰(農曆七月初七)時,祭拜七娘媽,直到平安長大至十六歲那年的農曆七月七日,祭拜七娘媽後,才將掛在頸上的神絭拿掉,此稱『脫絭』。在七夕這一天,台灣民間祭拜「織女(七娘媽)」,設案門前,陳「軟粿」、圓仔花、雞冠花、 樹蘭花、生果、脂粉、胭脂、絨花及麻油雞、油飯、牲醴等,祈求多子多錢。 油飯是用黑麻油、酒和雞肉、糯米等煮成,原是婦女生子後餽贈親友之物。 胭脂、香粉及圓仔花,在祭祀後,投向屋頂,代表贈給織女。
我國古代七夕習俗則有乞巧,女孩向織女乞求能有像織女一雙善於女紅的巧手,因此七月又稱為巧月、七夕又名為巧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説“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又一唐代的密教而言,密教相當於擁有巧藝的天帝之女織女,即是色究竟天主大自在天的女兒技藝天女。
唐密《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藝天女念誦法 》與《摩醯首羅天法要》說明伎藝天女乃是由「大自在天(Maheśvara)」即Śiva(濕婆)的髮際所化生出的天女,見經文所述:「爾時摩醯首羅天王於大自在天上, 與諸天女前後圍繞,神通遊戲作諸伎樂。忽然之間,於髮際中,化出一天女,顏容端正,伎藝第一,一切諸天無能勝者。(伎藝天女)於大眾中而作是言:『我今為欲利益一切。有所祈願豐饒、吉祥、 富樂之事,隨心悕求,悉能滿足,於諸業藝速能成就。』」可知,伎藝天女對於眾生希求豐饒、吉祥、富楽的願望都能一一賜予滿足。 如果有眾生向她祈求諸伎藝,也可以迅速成就。
胸乳豐滿莊嚴的大自在天之女伎藝天之佛像
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