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繪師Mikazuki所造的「白衣觀世音菩薩像」。白衣觀世音的梵名為「Pāndara vāsinī」或是「Pāndarā」以及「Pāndarādevī」,菩提流志(562~727)在《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將她譯名為『白衣觀世音菩薩』、『白衣觀世音母菩薩』、『白身母菩薩』、『白身觀世音母菩薩』、『白衣菩薩』、『白衣觀音母』;善無畏(637 ~735)所翻譯的《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大日經疏》則將她譯名為『白處尊』、『白住處菩薩』、『觀音母』;-不空(705~774)在《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將她譯名為『白衣觀自在』,在《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一法軌》譯名為『白衣觀世音菩薩』、『白處觀音』,在《金剛恐怖集會方廣儀軌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則譯名為『白衣母』;天息災(???~1000年)在《一切如來大祕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羅經》將她譯名為『白菩薩』、『觀音』;施護(?~1017年)在《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與《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則將她譯名為『白衣菩薩』;法護(963~1058)在《佛說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將她譯名為『聖白衣觀自在菩薩』;沙囉巴(1259~1314)在《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將她譯名為『白衣母』;清代紫禁城的佛堂梵華樓的佛母像所刻譯名為『白衣佛母』;近代漢譯西藏密教的密續儀軌中,常將她譯名為『白衣佛母』,例如1945年趙宏鑄所翻譯的《中有聞教得度密法》即將她譯名為『白衣佛母』。
從以上譯經師對「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的譯名,可知她覆於肌膚上之衣色為白色,而善無畏在《大日經》、《大日經疏》則將她譯名為『白處尊』、『白住處菩薩』,並解釋她的名字是因為「此尊常在『白蓮花(Puṇḍarīka、Śvetapadma)』中,故以為名。」。白住處菩薩之尊名的『白(Pāndara、Śveta)』即是『菩提心(Bodhicitta)』,《大日經》以『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揭示『如實知自心』,而進一步開顯『菩提心即是『一切智智(sarvajña-jñāna)』,《大日經疏》說明『菩提心(Bodhicitta)』乃是從『如來境界(Tathāgata-Viṣaya)』所生,其中梵語「Viṣaya」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的境界,「Tathāgata-Viṣaya」即是「如來眼耳鼻舌身意所滿足的常樂我淨之境界」,其中秘密義:「白住處菩薩」自身就是如來眼耳鼻舌身意所滿足的常樂我淨之境界,也就是『大悲胎藏(Mahākaruṇāgarbha)』,『真如(tathatā)』、『佛母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因此白住處菩薩能生出諸佛而為『觀音母』。至於她的服飾,《大日經疏》記載如下:「戴天髮髻冠。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素衣也就是白衣,清楚記載她身穿純白的衣服。然而在西藏密教中白衣觀音之造像,則不一定是身穿白衣了。
觀音母白衣觀音之體為『真如(tathatā)』,『真如(tathatā)』也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之別名,唐密祖師善無畏三藏在《大日經疏》說明梵語「Bhaga(音譯為「薄伽」)」於帝釋天所造聲明論裡,即稱女人為「Bhaga」,具有「欲求成就因緣,能平息一切煩惱的意義,又生命是從女人所出生的意義」,善無畏三藏並進一步說明・在此所謂「女人(Bhaga)」就是佛母般若波蘿蜜多,金剛頂瑜伽密教就是採用此義,具有通達一切法的無礙知見之聖人皆是由佛母般若波蘿蜜多所出生,因此有志求因緣能與佛母般若波蘿蜜多相應,令一切煩惱平息、不再有悖離真理的戲論,這超越世間女人給予男人止息煩惱的欲樂,這就是金剛頂瑜伽密教的《理趣經》所言的大慾大樂。然而,根據唐密祖師不空三藏之開示「Bhaga(音譯為「薄伽」)」在金剛頂瑜伽密教的意思其實是「女性生殖器」的意思,不空三藏在《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所言「第十五會名祕密集會瑜伽, 於祕密處說,所謂喻師婆伽處說,號般若波羅蜜宮」,喻師婆伽是「金剛喻師婆伽之略」還原梵文為「Vajrayoṣidbhaga」=「Vajra-yoṣit(金剛女的)」+「bhaga(女陰)」, 即「金剛女的女陰」,也就是「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因為「bhaga(女陰)」能平息煩惱轉為大樂,又能從中生出如來,即為「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根據印度醫學書《阿育吠陀(Āyurveda)》在女性性器官的解說中,女人的外生殖器(陰道口、陰蒂、大陰脣、小陰唇、陰道前庭)稱為「Bhaga(音譯為「薄伽」)」主要為性交做愛;子宮稱為「Garbhāśaya」,也可稱為「Garbha」,只是Garbha也有子宮內孕育的胎兒的意思;陰道則稱為「Yoni」,「Yoni」也可以作為女性生殖器整體之名稱,在女神教(Shaktism)中,「Yoni」即為「大自在女神(Maheśvarī)」、「本初最高性力(Ādi Parāśakti)」,在密教中則主要以「Bhaga」作為女性生殖器整體的名稱,也是佛母般若波蘿蜜多之名,有破除一切煩惱的大樂和孕育如來的意義。 佛陀十號之一的「Bhagavān(薄伽梵)」就是因為住有「Bhaga(「女陰」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之中, 「vān」即「住有」的詞性為男的語尾字,活在「Bhaga(「女陰」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之中而得解脫煩惱的自在大樂。宋代法護三藏所翻譯《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對應於金剛頂瑜伽十八會之第九會『一切佛集會拏吉尼戒網瑜伽』,在<金剛部序品>就說:「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一切如來身語心金剛喻施婆倪數祕密中祕密出生妙三摩地。」金剛喻施婆倪數的梵文就是前述的「Vajrayoṣidbhaga」即「金剛女的女陰」,此金剛女為一切如來身語心三密,三密相應即身成佛,薄伽梵住於她的女陰其中也就是活在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的大自在之中,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度一切苦厄」。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之名「Bhaga(音譯為「薄伽」)」,也具有破四魔的意思,所謂四魔即五蘊魔、煩惱魔、死魔、他化自在天子魔,在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的妙智慧中能破除四魔得到究竟大樂。
《大乘起信論》云:「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真如實體,「空」無煩惱塵垢,而不是說真如實體是空無──什麼都沒有。『真如(tathatā)』即是如『女陰(Bhaga)』,女陰內是『空的』,但不是說『女陰(Bhaga)的本體沒有了。真如實體,空去無明煩惱塵垢而究竟顯現真如實體,也就是顯現『真如(tathatā)』如實不空,具足無漏性也就是圓滿性的功德,『真如(tathatā)』即是如『女陰(Bhaga)』能夠孕育生命,而在此即是「孕育如來的子宮」即「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這也是白衣觀音之體為『真如(tathatā)』的意義。
在《大日經》系統的密教中「白衣觀音」是「觀音母」、「蓮華部母」,在《金剛頂經》系統的金剛頂瑜伽十八會中,蓮華部母是法波蘿蜜亦名法金剛女,白衣觀音則是蓮華部的佛母,也是觀自在王如來的「性力(Śakti)」──阿彌陀如來一切能力的來源。在《大日經》系統中六大所對應之女尊:「諸佛母對應地大;白衣觀音對應水大;一切遍知印對應火大;金剛母對應風大;能寂母對應空大;佛母般若波蘿蜜多對應識大」白衣觀音所對應的水大,形色為如女性乳房之渾圓,顯色則為「如母乳之白色(Śvetā)」亦稱「大悲色」而為「息災寂滅色」。在日本密教中「觀音母白衣觀音」即為大息災吉祥之女尊,日本密教之台密(天台密教)僧人澄豪(1049年~1133年)所撰的密教法本《總持抄》解釋了白衣觀音為諸星主之理,月月諸星宿為她的眷屬而圍繞於她,如佛教世界觀日月繞須彌山旋轉一樣,又日表菩提而月表涅槃乃為白衣觀音的悲智二德,她行於蒼空,利益一切有情與非有情,即以日月精成諸宿曜來饒益衆生。蓮華部母白衣觀音菩薩初發心時直觀自心實相不由他悟即成自然覺之時,即具法界悉輪圓之德,觀音母菩薩能證星宿圍繞,日表大悲胎藏法之「理」 而月表金剛界之「智」,又白衣觀音之白衣代表子宮孕育胎兒所覆身之胎衣,一切衆生本有之時,皆皆悉依胞衣禦寒温除毒氣,不壞肉身。成立大悲胎藏法五如來之五轉,成佛之時爲天蓋,一切衆生現身衣服等。又作為禦風擋雨之舍宅,一切草木等為覆身物,皆此胞衣的象徵,即白衣觀音慈悲平等覆披法界,而遍照慈悲,不二親護之輪圓萬徳。
唐密一行(683年~727年)所撰《宿曜儀軌》記載的「九曜息災大白衣觀音陀羅尼」的本尊即為「白衣觀音(Pāndara vāsinī)」,此陀羅尼又名「能吉祥真言」令一切災難自然消散,一切曜不吉祥誦,此真言成能吉祥 ,九曜息災大白衣觀音陀羅尼:『 Namaḥ padmāvatī śvānī khāhī svāhā』,又東密以白衣觀音真言:『(oṃ śvete śvete pāṇḍara-vāsinī svāhā)取代一行所撰《宿曜儀軌》之「九曜息災大白衣觀音陀羅尼」而能除災禍不祥疾疫、壽獲色力増長壽命長遠、一切災自然消滅、一切曜不祥成吉祥,白衣觀音因此又名除災觀音、能吉祥觀音,是令一切苦難消失,息滅一切災難,轉不吉為吉祥的『息災吉祥主(śāntika-śrīśvarī)』。
至於在《金剛頂經》系統中六大所對應之女尊:「佛眼佛母對應地大;金剛母對應水大;白衣觀音對應火大;多羅(度母)對應風大;金剛界佛母(金剛界自在女)對應空大;普賢佛母對應識大」白衣觀音所對應火大,代表大愛染慈悲,「火大」之顯色與形色為「赤紅色的銳角向下三角▾」,赤紅色倒三角形乃象徵「女陰」,如《歌者奧義書》所云:「祭火便是女人。其火來自女陰,煙是感情的親密, 火焰是陰道,餘燼是對她的穿透,火花是高潮。 在這種火中,諸神奉獻精液,通過這種奉獻,子嗣得以產生。」在印度文化中「蓮華」也代表「女陰」,蓮華是梵文女性陰道的同義詞, 女性陰道柔軟,呈粉紅色且有開口,蓮華也代表「原始胎藏」、「母親的子宮」。 在印度教與佛教經文中蓮華被性隱喻為神聖子宮、陰道。
《金剛頂經》中蓮華部代表「大愛染慈悲」也正是「愛❤」,蓮華部之顯色為「紅色」也就是「紅蓮華」亦是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之<遍調伏品>所言「蓮華性」即「愛染性」,這就是《理趣經》所言:「如蓮體本染,不為垢所染,諸慾性亦然,不染利群生, 大慾得清淨,大安樂富饒,三界得自在,能作堅固利。」以及《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之金剛愛所言:「奇哉自性淨,隨染慾自然,離慾清淨故,以染而調伏」和「此是一切佛,染智無瑕穢,以染害厭離,能施諸安樂」又《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所言:「云何清淨法?謂大慾大樂」因此「愛染性」即是「自性清淨大樂」。
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觀音院的「白衣觀音(白處尊)」之形象為髮冠襲純衣,著白色天衣,膚色為白黃色,左手持開敷蓮華,右手結與願印,結跏趺坐於蓮華上,《大日經疏》記載:「天髮髻冠,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右手結與願印即右手仰掌伸臍下,則可見菩提流志所翻譯的《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之記載:「白衣觀世音母菩薩,左手執開蓮花,右手仰掌伸臍下」。
日本真言宗小野流僧覺禪所著的《覺禪抄》主張「白衣觀音(白處尊)」與除去一切疫疾災禍的「葉衣觀音(Parṇaśabarī)」為同女尊,這是因為白衣觀音乃『息災吉祥主(śāntika-śrīśvarī)』之緣故。天台密教法漫流僧静然(-1154-)所著《行林抄》引用注大佛頂陀羅尼,解釋「白衣觀音(白處尊)」的梵名「Pāndara-vāsinī」之意義為白佛女,此外主張觀音院的「白衣觀音(白處尊)」與「大明白身菩薩(Gaurī-Mahāvidyā)」為同一女尊,這是因為日本密教祖師弘法(空海)大師所撰的《五部陀羅尼問答偈讃宗祕論》記載蓮華部母為「大白」,日本天台座主法性房(886-940)說明「大白(Mahāgaurī)」即「大明白身菩薩(Gaurī-Mahāvidyā)」,如此「大明白身菩薩(Gaurī-Mahāvidyā)」與蓮華部母白衣觀音(Pāndara-vāsinī)為同一女尊。
在印度女神教(Shaktism)對於『Gaurī』女神之信仰,最古老的形式之一為「Lajjā Gaurī(裸體白身女神)」其形象為「蓮華首、胸乳豐滿袒露女陰(yoni)之女神」,最早可追溯自西元前三千紀中葉至西元前二世紀初葉的興起印度河谷文明,在印度河谷遺跡出土的「Lajjā Gaurī」之女神像證實此信仰之古老,在「Lajjā Gaurī」也是宇宙與諸神之大母神『Aditi(無限)』,她代表「遍一切法界虛空」即「孕育萬物的虛空胎藏( Ākāśagarbha)」,這可與中國闡述最高女性原理的《道德經》所言的「玄牝(即『玄妙的女陰』)」來相提並論。「Lajjā Gaurī(裸體白身女神)」是「本初最高性力女神(Ādi Parāśakti)」也被稱為『Aditi(無限)』乃是宇宙與諸神之大母神,孕育萬有的虛空胎藏( Ākāśagarbha),「Lajjā Gaurī(裸體白身女神)」袒露女陰如妊婦產子之姿勢,出生宇宙萬有,密教(Shakta Buddhism)的大悲蓮華胎藏生曼荼羅的最原始形象即來自「Lajjā Gaurī(裸體白身女神)」,又作為萬法實相之理體,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即有「佛在女性生殖器(bhaga)」之中的經文,理智不二亦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之內。
繪師Mikazuki所造的「白衣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即是與「Lajjā Gaurī(裸體白身女神)」同樣袒露粉嫩女陰之姿勢,她的右手結施依印平息一切災難,左手持開敷蓮華代表究竟顯現真如實體,雙足之足掌心有法輪印,胸乳豐滿蘊含大悲乳水,正是表現《究竟一乘寶性論》所云:「大乘信為子,般若以為母,禪胎大悲乳,諸佛如實子」之理。觀音母「白衣觀音」的種子字為『(paṃ)』則由『第一義』也就是『最殊勝之第一真理』的梵語『paramārtha』之頭文字『(pa)』加上空點『(ṃ)』或是加上代表『菩提』的『(aṃ)』,因此她的種子字『(paṃ)』代表『成就菩提所證的最殊勝無上之第一真理』即為『真如』、『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法界體性之法爾六大』、『大悲蓮華胎藏』,如善無畏阿闍黎於《大日經疏》所言『大悲蓮華胎藏乃妙法蓮華之極深密處』,顯教以妙法蓮華作為諸法實相,究竟了義的密教以大悲蓮華胎藏作為諸法實相,因此觀音母「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即為『本來清淨之理性,常住不變之妙体』而為『實相真如(宇宙萬法的真實本體)』。白衣觀音真言:「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tathāgata-viṣaya-sambhave padma-mālini svāhā」、「oṃ śvete śvete pāṇḍara-vāsinī svāh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