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治寶山淨泉寺的『お正月』觀音彩色御朱印


日本愛知縣豐川市之治寶山淨泉寺彩色御朱印之一月主題為『お正月』:

  • 正月の晴れ着聖観音さん~正月盛裝打扮身著振袖的聖觀音


聖觀音的種子字「(sa)」代表「真諦(Satya)」,在她的種子字「(sa)」朱印上寫上「福」字,,可謂是「幸福的真諦」。在日本的新年,在年初一、或初二、初三的期間,有喝「屠蘇(とそ)」藥酒的習俗。圖中聖觀音喝著的酒就是「屠蘇(とそ)」,雖然她沒有使用專門用來喝屠蘇的屠蘇器。

那麼什麼是屠蘇呢?據「月令粹編四」載: 屠蘇酒元日飲之可除瘟氣,屠者屠絕鬼氣,蘇著蘇醒人魂。泡製法:把肉桂、山椒、大黃、白朮、桔梗、細辛、乾薑、 防風等的藥材用紅色三角絹帶裹住, 然後放進米酒或料理酒(供神之神酒亦可)浸泡而成。相傳在新春元旦飲了此酒,就可袪除一年的瘟疫,延年益壽、 新春元旦喝屠蘇酒, 本是古代中國習俗,在平方朝初期的嵯峨天皇時傳入日本, 西元八一一年在宮中的饗宴上, 首次向天皇進獻此藥酒,至於民間流行普及則是在江戶時代以後了。

  • 正月の晴れ着馬頭観音ちゃん~正月盛裝打扮身著振袖的馬頭觀音。


馬頭觀音的種子字是『(Haṃ)』代表『行於大空』, 『行於大空』即『行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破除無明黑闇,在她的種子字『(Haṃ)』朱印上寫上「德」字,代表她的德行為救護一切有情,令一切作障難之魔障者皆悉壞斷,在日本正月女孩子完的傳統遊戲就是「羽根突き(中譯板羽球)」,二女以羽子板互相打擊毽子(羽根),讓毽子掉落的一方就輸了,輸的一方要被贏的一方用毛筆沾墨在臉上畫畫作為處罰。

馬頭觀音手上拿著羽子板與毽子(羽根),根據作者也就是治寶山淨泉寺的住持說明,與馬頭觀音一起打板羽球的女性就是聖觀音。從馬頭觀音的羽子板被貫穿冒煙的樣子,以及馬頭觀音的臉上被毛筆畫上X的模樣,可以想見二觀音尊彼此的較勁戰況,是多麼驚天地、泣鬼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