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詠歌:「人間の八苦を早く離れなば 到らん方は九品十楽」
對應於四國八十八箇所之第7番札所「光明山蓮華院十樂寺之本尊「阿彌陀如來」的御室娘「十楽 蓮唯(じゅうらく れい」。阿彌陀如來之梵名為「Amitābha-Tathāgata」或「Amitāyus-Tathāgata」,梵語「Amitāyus」則為「無量壽命」的意思,如《佛說阿彌陀經》所云「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Amitāyus)。」以及《佛說無量壽經》所云:「無量壽佛,壽命長久不可稱計」;梵語「Amitābha」為「無量光明」的意思,如《佛說阿彌陀經》所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Amitābha)。」光明山之山號即來自無量光明。十樂寺的寺名則寓意脫離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等八苦,得到聖眾來迎樂、蓮華初會樂、身相神通樂、五妙境界樂、快樂無退樂、引接結緣樂、聖眾俱會樂、見佛聞法樂、隨心供佛樂、增進佛樂等十樂。「蓮華院」則來自蓮華胎藏之極樂淨土,《佛說阿彌陀經》所云:「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Sukhāvatī)』。」極樂之梵語『Sukhāvatī』中的『Su』是『妙』的意思,『khā』是如女性生殖器內的『虛空、空間』而有『快樂』與『幸福』的意思,,『vatī』是『擁有~的女性』,因此『Sukhāvatī』是「擁有妙樂女性」的意思,乃阿彌陀如來的「Śakti(性力)」也就是「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的別名。

白衣觀音的「體內」也就是「蓮華胎藏世界(padma-garbha-loka-dhātu)」即為「極樂世界(Sukhāvatī)」,如密教之《密藏記》所云:「此蓮華藏世界最上妙樂在其中,故名極樂。」眾生在她的胎藏世界內,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因此蓮華部母白衣觀音即為出生諸佛的佛母,這就是極樂世界的秘密義,又「阿彌陀如來」本身亦在白衣觀音之胎內(女性生殖器中)的「極樂世界」,此即金剛頂瑜伽密教所云「如來在『女性生殖器之中(yoṣidbhageṣu)』」的真義。中國宋代密教的「金剛頂瑜伽系統密續」中白衣觀音也為蓮華部母,而為「阿彌陀如來」的「Śakti(有能、性力)」,阿彌陀如來之所以能成就本誓願乃至成就無上菩提果皆是因為「白衣觀音」的緣故,阿彌陀如來若失去了她則淪為毫無作用的「無能(A-Śakti)」之狀態。顯教之淨土宗的往生淨土教義,主張在現實世界無法成佛,而信賴阿彌陀如來的本願,求來世往生淨土,入白衣觀音胎內之極樂世界(Sukhāvatī)以期成佛,這就是「隔生成佛」亦名「順次往生」。

「順次往生」在密教的淨土信仰中屬於次等的,密教主要是以「現身往生」為主,及今生以肉體之現身往生淨土,這就是即深成佛之理,如《金剛頂經》之秘密成就云:「於婆伽(bhaga)入身,女人或丈夫,一切想入已,彼身令遍舒」此處「婆伽(bhaga)」代表「女陰」,在密教的「現身往生」指為蓮華部母白衣觀音的大悲蓮華胎藏,無論女人或男人,只要入內,便得秘密成就,生得無礙真如智慧,而得以即身成佛,因此唐密祖師不空阿闍黎翻譯的《如意寶珠轉輪祕密現身成佛金輪呪王經》其中『有情決定成佛真言』:『oṃ a vaṃ raṃ haṃ khaṃ maṇi-padme hūṃ』,其中「maṇi-padme」即是憶念(呼喊)觀音母白衣觀音之別名『Mani padmā』的呼格(vocative),而開顯「現身往生」之「即身成佛」,又密教無女人必須捨棄女性性徵才能成佛,女人能夠即身成為女性之法身如來。

對應於「光明山蓮華院十樂寺之本尊「阿彌陀如來」的御室娘「十楽 蓮唯(じゅうらく れい」是個胸乳豐滿充滿母性肉肉的大姊姊,她具如「阿彌陀如來拯救一切人脫離苦難」的慈悲行願。值得一提的是,她的膝枕能夠讓人無任何憂慮下安穩地睡上好覺,恢復精神,在充足精神下面對任何問題皆能迎刃而解。大悲胎藏生的阿彌陀如來種子字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