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徧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爭。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
南北朝時代的真諦三藏所傳之「瑜伽行唯識學」則立有第九識「阿摩羅識(amala-vijñāna)」意譯為「清淨識、無垢識、真如識、白淨無垢識」,並且闡述唯識有二義 :一者方便唯識,謂先觀唯有阿賴耶識,無餘境界,現得境智兩空,除妄識已盡。二者是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界,一皆淨盡,唯有阿摩羅清淨心。真諦三藏所言「阿摩羅識(amala-vijñāna)」即是自性清淨心(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即為本覺,是智如不二,也就是能證的「般若波羅蜜多」和所證的「真如理體」一如不二,就是真諦三藏所傳之「無垢識(amala-vijñāna)」。
真諦三藏也翻譯了《大乘起信論》,中央民族大學理學院副教授于德隆主張《大乘起信論》的注釋書《釋摩訶衍論》的真正譯者也是真諦三藏,主張:「真諦譯《佛性論》中的如來藏思想與《起信論》中本覺思想相互貫通。真諦視阿摩羅識是自性清淨心,是智如不二。真諦是在用如來藏、阿摩羅識思想來解釋與補充唯識思想。真諦的佛學思想與《起信論》及 《釋摩訶衍論》的義理是相互貫通的。《起信論》(本論)與《釋摩訶衍論》(釋論)作為一個整體為 真諦三藏同時所譯,因而確非中土撰述。」
在《大乘起信論》的注釋書《釋摩訶衍論》將心量立為十:「一者眼識心 。二者耳識心。三者鼻識心。四者舌識心。五者身識心。六者意識心。七者末那識心 。八者阿賴耶識心。九者多一識心。十者一一識心。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不緣真理。 後一種心得緣真理而為境界」來解釋《大乘起信論》所云:「依於一心有二種門,所謂心真如門,心生滅門,此二種門各攝一切法 ,以此展轉不相離故。」以及「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 」。
《釋摩訶衍論》立第九識為「多一識心」又名「一切一心識」乃生滅門所依之心即為「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屬於後得如量智。立第十識為「一一識心」又名「一心一心識」即真如所入之識,乃真如門所依之心與實相一味之理會合,故稱識心;又真如之體乃通一切有情、非情,且為唯一者,故稱一心,此即為智如不二的「無垢識(amala-vijñāna)」乃如理智,也是密教《大日經》所云「如實知自心」。又如《理趣經》所云「一切有情如來藏,以普賢菩薩一切我故」將「如來藏」與「阿賴耶識」視為一如而為「第八識」,則此「一心一心識」即「無垢識(amala-vijñāna)」則為「第九識」。
在日本密教中「真如(bhūta-tathatā)」即「法界體性」也就是「六大」而為「地、水、火、風、虛空、識」乃真如理體,因此「智如不二的第九識ー無垢識(amala-vijñāna)」即為「dharma-dhātu-svabhāva-jñā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