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妙見(Sudṛṣṭi)與舞衣

『刀使の巫女』的角色之一「柳瀬舞衣」,她的劍道流派即為「北辰一刀流」,乃是信奉北辰妙見(Sudṛṣṭi)菩薩之千葉氏所創之劍術流派。

妙見梵語為「Sudṛṣṭi」亦名「妙眼瞳(Sutārā)」,「Sudṛṣṭi」=「Su(妙)」+「dṛṣṭi(見)」,在密教中「dṛṣṭi」解釋為心眼,能見諸法實相之眼,即『能見真實性之眼(pariniṣpanna-svabhāva-dṛṣṭi)』於大日經中此為觀十緣生句所領悟之知見(dṛṣṭi)而能出生普眼蓮華,即出生一切觀音尊的「白衣觀世音」就代表見諸法實相的正知見(Samyagdṛṣṭi),妙見(Sudṛṣṭi)菩薩也是白衣觀音之化身。

北辰妙見菩薩為諸星中之最勝者,乃如如不動居虛空中央之北極星,諸星皆繞其迴轉(天動說w), 因此稱為尊星王(最尊貴之北辰星王),以尊星王為本尊的尊星王法,據說是台密的圓珍從大唐帶回日本。 此尊星王密法將北辰妙見菩薩視為美麗與幸運之女神「吉祥天(Śrī-mahādevī)」即左手當心持如意寶,右手作與願印,

而其實唐密祖師不空阿闍黎所譯的《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則記載「畫白衣觀自在,以蓮花鬘莊嚴其身, 以寶繒角絡披,右手把真多摩尼寶,第二手施願,此菩薩是蓮花族母,應於蓮花上坐 」,白衣觀音即有與吉祥天女同樣右手持如意寶,左手結與願印之形象。在進行尊星王法時,必須用到鏡子與麝香,也是因為尊星王是女菩薩的緣故。 她具有守護國土、消災卻敵、增益福壽等功德,日本的白衣觀音亦有持寶鏡形象,甚至因此與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習合為同一女尊。

又,後來演變妙見菩薩身穿甲冑,腳踏龜蛇,其實是將妙見菩薩與來自中國的玄天上帝混合的結果。神道的「天之御中主神」,由於被解讀成乃如如不動居虛空中央之北極星,所以與北辰妙見菩薩習合,北辰妙見菩薩

即千葉氏之一族守護神。

在動畫刀使巫女中劍道流派為「北辰一刀流」的舞衣,她也有妙眼,只不過似乎僅有「遠視」之功能,不像已達空之境界無垢識的兩儀式的「直死之魔眼」能如實了見諸法緣起自性空之眼。

話雖如此,柳瀬舞衣卻有與白衣觀音相應而充滿母性的慈愛性格,所以深深吸引缺乏母愛的糸見沙耶香,最後投向舞衣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