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五月五日是『子供の日』又稱菖蒲之節句與端午節句,被認為是與三月三女兒節相對應的男兒節,
然而『菖蒲』之節句原本可是與女性有關的節句呢!
改曆前農曆五月初的時候開始進入梅雨季,這時萬物容易發霉而腐壞、受到毒氣侵襲,
所以自古人們就習慣利用菖蒲或艾草等味道較重的植物來袪除毒氣。
而多雨的農曆五月乃是播種季節。播種是稻作的第一個步驟, 也是祈求豐收的神聖農耕活動。
在進行播種時,身上蘊含著產靈(ムスヒ、「稚產靈ワカムスヒ」)即生育這項神秘靈力的女性就被當成主角,
這些女孩被稱為「早乙女(さおとめ)」。《 古事記》所記載大氣都姫神的女兒「若狹那賣神」即是早乙女之女神。
在農曆五月初四夜到初五(這段時間稱為「女天下」)她們會寄宿在屋頂鋪上了菖蒲的小屋裡,
這些小屋叫做「娘宿」或「女之家」。 女孩子待在裡頭受到保護以避免沾染外界的「穢れ」,
並且潔淨身心(恢復生命力),再到田裡去播種。 小屋裡還有菖蒲酒可喝,所以這一天對女孩子來講算是輕鬆休憩的日子。
也因此,這一天應該是「女性的節日」呀,怎麼會變成是男兒節呢?
據信這是因為後來武士抬頭所致。
也就是說,以男性為主的武家社會把原本以〔「女性為主祈禱豐收祥和的端午習俗」意含加以改變。
尤其端午節句一定會用到的「菖蒲(ショウブ)」,在日文的發音正跟崇尚武力的「尚武(ショウブ)」同音。
而宮廷裡也剛好在這個時節舉辦騎馬射箭(騁射、流鏑馬)的活動, 所以就逐漸轉化成「崇尚武力的男性節日」。
相對於原本是女性節日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句已經轉變為與男性有關的節日「男兒節」,
自古以來祈禱女孩健康成長的三月三日(桃の節句)則是女兒節,
後來日本政府訂定國民祝日「こどもの日(兒童節)」是選擇五月五日,
因此三月三日非為祝祭日,而認為是一種重男輕女的情況。
與尚武同音的菖蒲 (しょうぶ)這和花菖蒲 (あやめ)不一樣,葉片筆直如劍,中文是白菖、水菖蒲。
「菖蒲湯」是俳句五月季語之一。 女孩子可以用菖蒲葉玩占卜游戲「菖蒲占い」,
在葉子中央打個結, 掛在屋檐下祈願,與七夕習俗相似,倘若蜘蛛在葉上結網,表示願望可以實現。
順便一提,sao的「直葉(すぐは)」名字聯想自「菖蒲 (しょうぶ)」又與「直刃(すぐは)」同音。
「思うこと軒のあやめにこと問わんかなわばかけよささがにの糸」
衛藤 可奈美(えとう かなみ)
在菖蒲之節句就以之前購入的刀使ノ巫女的女主角「衛藤 可奈美(えとう かなみ)」作紀念////
酷愛修行劍道與比賽劍術五五波來感受對方所有劍法能耐的可奈美,大腿顯得粗壯令下盤有力而立不敗之地。
所以她的腿不是肥而是壯,與六花情況不同////
可奈美的劍道是由母親衛藤美奈都所傳授,流派為柳生新陰流,所使用的御刀為千鳥又名雷切,
衛藤美奈都結婚前的舊姓是藤原,作為巫女資質可想見是藤原氏之後代,所祀氏神為劍神・建御雷神。
在『刀使ノ巫女(とじノみこ)』中「神和(かんなぎ)之巫女」以御刀祓除荒魂而稱為「刀使(とじ)」,
身為刀使之戰術中的「写シ(うつし)」則是源自神道幽顯思想,幽((かくり)顯(うつし)一如,令身體能量化;
「迅移(じんい)」則是利用幽顯之時空差異產生時間差。
「八幡力(はちまんりき)」其名源自神道八幡信仰,所謂八幡即諸神憑依之神幡,
在此則是以御刀作為媒介而令筋肉強化產生強大的力量。
金剛身(こんごうしん)源自密教信仰,金剛即堅固不被摧壞,指般若波羅蜜多,
在此則是御刀作為媒介而令肉體堅固而減少傷害。
衛藤 可奈美(えとう かなみ)的劍道奧義為『太阿之劍』源自日本臨繼宗禪師澤庵宗彭所撰 《太阿記》,
留意禪宗的禪其實不是指「禪定」而是指「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 )」,
同樣「太阿之劍」亦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 )」=「自性清淨心(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
以如實知自心而無所住心而証自心得自悟自得的無師智(=般若波羅蜜多)即為太阿之劍,
如《太阿記》言:『得無師智發妙作用。正與麼時,只不出尋常之中,
而超乎尋常之外,名之曰太阿。 此太阿利劍人人具足,箇箇圓成,明之者,天魔怕之,昧之者,外道欺之。
或上手與上手,鋒芒相交,不決勝負者,釋尊拈花,迦葉微笑。如又舉一明三,目機銖兩, 是尋常之靈利也。
若夫事了畢人,於一未舉三未明以前,早截三段,況顏顏相對乎。如是人終不露鋒芒,其疾也,電光無通;
其短也,急嵐無及。無這般手段,終拈卻著擬卻著,更傷鋒犯手,不足為好手,莫以情勢卜度,
無言語所可傳,無法度樣可習。教外別傳是也。 大用現前不存規則,順行逆行,天下無測,是什麼道理。
古人云:家無白澤圖,無如是妖怪。若人練得至這箇道理,一劍平天下,學之者莫輕忽。』
以此觀之,衛藤 可奈美(えとう かなみ)之劍道境界已經見神斬神乃至空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