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野本宮大社「新茶祭」

熊野本宮大社

熊野本宮大社於12日,舉行摘取本地特産的「音無茶」供奉神前的「新茶祭」。

紅帶子束衣袖的巫女們摘收有著鮮翠顏色的新茶。

音無茶據說源由平安時代來熊野參拜的殿上人(日本宫廷中服侍天皇的中級官吏)所種下的,

「音無茶」的名稱來自流經熊野本宮大社附近的「音無川」之名。

當天,在大社後方的茶田(約10公畝),由巫女和大社敬神婦女協會計7人,

細心摘取已經發出4.5公分的新芽, 再由本宮町茶業生產工會會員們於神前供奉。

熊野本宮大社之主祭神為「熊野牟須美(=イザナミ)」之子「家津美御子(=素戔鳴尊)」。

《日本書紀》記載荒暴之神素盞鳴尊從高天原降臨地上(砍殺大蛇),

並命五十猛命將樹種(從素盞鳴尊毛髮而來,男性體毛較多)傳播紀伊國,

之後從熊野入根國陪伴母神イザナミ。*古音「木」可讀作與「毛」同音的「け」。)

「家都美御子(けつみみこ)」即樹木之神,素戔鳴尊亦為木種之始源神。

神佛習合下視同西方極樂淨土之阿彌陀如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熊野三山的神使為「八咫烏」,傳說八咫鳥在神武東征之際,

被熊野之神派遣至神武天皇身邊,帶領他通過從熊野到大和的險路,

由於引導前往正確的道路,因此八咫烏也有引往幸福道路的象徵。

據說祭祀「熊野牟須美」的熊野那智大社留有八咫鳥變成的鳥石。

「熊野(くまの)」這個地名,具有「隱蔽之所」的意思,指神秘的地方、神存在的地方。

「くま」的意思其實是「隈」,而「熊」無關,熊野信仰也非是熊之崇拜。

雖說,古事記倒有紀載倭伊波禮毘古命於紀伊國熊野村遭遇到熊而一時氣絕。

至於東北地方アイヌ人亦有與熊相關之信仰。

「熊野本宮大社(熊野坐神社)」原鎮坐熊野川上游,為熊野三山神社之一。

明治時代大量砍伐山林(主要就是因為一村一社之政策,因此各村原本各個神社所擁有的鎮守之森,

在神社合祀後就失去,成為普通的樹林,而能讓政府砍伐作為用途,

這就是紀伊國=木之國當時的耗劫,明明是樹木之神所鎮守之國....)引發水土保持問題,

終於在1889年(明治22年)發生大洪水導致各地災情慘重,遷座至目前所在地之舍殿也只有上四社而已

其他則留在舊址,以石詞堂祭祀。

上四社祭神

第一殿 西御前 熊野牟須美大神・事解之男神=千手観音

第二殿 中御前 速玉之男神=薬師如来

第三殿 證証殿 家都美御子大神= 阿弥陀如来

第四殿 若宮 天照大神=十一面観音

最後值得一提的取自流經紀伊國的「熊野川」之名的重巡洋艦「熊野(くまの)」,

她的艦內神社就是祭祀熊野本宮大社祭神之分靈,所以來參拜「熊野の観音樣(おま〇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