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武曌與日本

「倭」國改稱「日本」國的說法,一說乃是武曌(武則天)改稱,見於《史記》,卷二,

〈夏本紀〉 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說明百濟之後,按曰:「武后改倭國 為日本國」;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舜〉張守節《正義》同樣引《括地志》說明百濟之後,

按曰:「倭國,武皇后改曰『日本國』。」

兩處均簡單說明倭國改稱「日本國」是由武曌所改,但改於何時?依然不明。

按,張守節生卒年不詳,根據其著作《史 記正義》(三十卷),〈序〉說:「守節涉學三十餘年」,

序文末說該序寫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八月,由此往上追溯其治學起始時間,

當在武曌建周稱帝時期,即久視元年(700)前後。只是張守節稱武曌為「武皇后」,

這是採用開元時期的稱呼。武曌何時改稱日本?

若由高宗自顯慶以來因風疾而漸不能問政,麟德元年(664)十二月殺上官儀後,武后垂簾聽政,

與高宗號稱 「二聖 」一事看來(《舊唐書.高宗本紀 》),仍當以咸亨元年 (670)改稱倭為日本。

其因,或許由於倭使對改稱「日本」之理由有不同講法,唐廷無法採擇,乃由武后代高宗裁定,改倭為 「日本」。

若再參照最近發現百濟人「祢軍墓誌」所示「武皇后改曰日本國」一事,推斷在高宗咸亨元年,應可接受。

張守節在《史記正義.序》記述此事時,雖已距武皇后改倭為日本時有六十多年,就目前傳存的文獻而言,

仍然是最直接的說明,可信度高。由以上所述,「日本」國號取代倭國名稱,

在中國的定位,則確立於高宗咸亨元年(670)武曌皇后干政之際。

日本在大化革新以後 , 制定行政組 織, 實施土地及賦役改 革,積極仿唐建設法制國家,

以確立王權支配體制。660 年,百 濟為唐所亡;663 年,唐軍於白江口大敗流亡百濟軍隊及倭國水軍,

倭國勢力從此退出朝鮮半島。668 年天智天皇即位,遷都於大津,頒佈《近江令》,以圖重新推行改革大業。

同年,唐平高句麗。669 年,倭國派遣第七次遣唐使,賀平高句麗。

670 年(唐高 宗咸亨元 年),到唐朝上朝時,奏稱 :「惡倭名,更號日本 。 」(《新唐書.東夷.日本國》)

可見「日本」國號在 670 年稍前在其國內既已出現。就日本國內情勢而言,更改國號最有可能出現的時機,

當即天智朝於 668 年頒行所謂《近江令》之際。但是在唐朝,雖於高宗咸亨元年(670),

遣唐使來朝時,得知日本已由倭改稱「日本」,只是為何改稱「日本」?使者之間居然說法紛紛,

乃由武則天確定使用「日本」國號。因此,從唐朝的立場看 「日本」國號的成立,應設定在 670 年;

從日本史的立場看「日本」國號的成立,應設定在 668 年《近江令》頒行之際。

2011 年 發現的「(百濟人)祢軍墓誌」(卒於 678 年),誌文中提到「日 本」,

是到現在為止所發現的金石文當中最早提到「日本」的,也是在時間上最接近 670 年建立「日本」國號的證據。

670 年建立「日本」國號,應可塵埃落定。 

672 年,日本爆發天智天皇之子大友皇子和天皇胞弟大海人皇子,為爭奪皇位繼承權而發生長達約一個月的內亂。

此即所謂 「壬申之亂」。結果大友皇子被大海人皇子所敗,大海人皇子次年即位,此即天武天皇。

國都由近江(滋賀縣大津市)遷至飛鳥凈御原宮(奈良),重建秩序,並改革制度,繼續推行中央集權措施。

681 年進行編纂《淨御原令》,689 年頒行。1998 年奈良飛鳥池遺跡發現書寫「天皇」的木簡,

被推定為天武朝之物,這是到今日發現「天皇」稱號最早的證物。依此看來,以往的王號或大王號改稱為「天皇」,

進而建立天皇制,可能初定於《淨御原令》(681 編纂、689 頒行),

至《大寶令》(701 編成、702 頒行)而 法制化,《養老令》(718 編纂、757 頒行)更為詳備。

其淵源,可能受唐高宗稱「天皇」的影響。

到八世紀之際,日本的律令國家建設,可說已建制天皇為頂點的「專制君主制」。

總之,日本自七世紀中葉以來,即積極力求鞏固以王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約半個世紀期,抑制豪強,

數度派遣唐使,仿唐建立制度,中間經過在朝鮮白江口之役的大挫敗、王位繼承。

之爭等內外困境,轉而從事內政建設,終於走出建制律令國家體制。

最受令人矚目的表現,即將國號由「倭」改稱「日本」,

進而 由「王」(大王)號改稱「天皇」,以強化領導中心。

兩者的建制,雖非同時,但透過法制建設,而致力於朝向鞏固以王權為中 心的中央集權體制目標則不變,

其動力即在東亞世界中謀求自立自強,而成為禮義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