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京都・三十三間堂「大的大会」

「自立した女性に…」晴れ着姿の新成人が弓の腕前披露 京都・三十三間堂

京都市東山区の三十三間堂で12日、

伝統の競技「通し矢」に由来する「大的全国大会」が開かれ、

色鮮やかな晴れ着に身を包んだ新成人の男女ら約1600人が弓の腕前を競った。

江戸時代、三十三間堂の長さ約120メートルの軒下で、

武士が一昼夜をかけて何本の矢を射通せるかを競った「通し矢」が起源。

現在は約60メートル先にある直径1メートルの的を狙う。

寒空のもと、午前8時過ぎに白い息を吐きながら新成人の女性が横一列になって射場に登場。

表情を引き締め、矢を放った。同志社女子大2年の徳光祐衣さん(20)は

「一生に一度しか立てない舞台なので感動した。

自立した責任のある女性になっていきたい」と話していた。

三十三間堂的祭神為千手觀音


又在中國傳說觀音女神之修行地為普陀山紫竹林

紫竹觀音也被稱為東方美神-

1984年,英籍著名女作家韓素英參觀后對其極為讚賞,稱之為"東方維納斯"。

這話還得從頭說起: 在安岳石羊鎮西南近郊有座風景秀麗的塔子山,

塔子山上有個開創於五代天福年間的毗盧洞,在毗盧洞里摩崖雕鑿有尊「東方阿芙洛蒂德」

坐於紫竹林中的紫竹觀音。 紫竹觀音是全國罕見的石刻藝術珍品。

她有美妙絕倫的造型。 紫竹觀音高3米,懸刻於長、寬約10米的石窟中。她面東背西,

側身蹺腳坐於蓮台之上,一縷縷自然光線撒在她的臉龐,顯得格外慈祥而貌美。

紫竹觀音的稱謂本應是「水月觀音」,因觀音的道場在南海普陀的紫竹林而該像又背依紫竹,

人們便叫她"紫竹觀音"。又因這尊造像的世俗味很濃,當地人還把她稱為「風流觀音"、

「蹺腳觀音"。而前來觀賞的專家、學者則譽之為「東方阿芙洛蒂德」。

近觀之,她頭戴鏤花寶冠,蛾眉上翹,鳳眼下視;上身穿輕薄披,袒胸露臂;

童胸顯得平坦,稀疏瓔珞像虯曲而下的金色飄帶,翠環網墜於胸腹之間,

腰際系一條結花絲絛;下身著一繡花輕薄如蟬翼的長裙;從寶冠兩邊飄灑下來的彩帶虯曲多姿,

並與下垂的長裙裙擺自蓮台流瀉而下,宛如幾綹金色的瀑布。

她身微左側,頭微下低,兩手佩戴膀釧,左手垂於蓮台之上。兩隻赤腳,左腳懸於蓮台下,

輕踏盛開的蓮花;右腳屈於蓮台之上,膝蓋承著右手腕。她背後兩側刻有幾根搖曳生姿的紫竹,

象徵著南海普陀山的紫竹林。頭部背景上還有火焰形背光。整副刻像線條明快,刀法自然,

尤其是衣飾的裙角,裙角皺紋飄逸自然、褶紋更顯風韻。看著她嫵媚的嬌軀,

每一位觀賞者都有好的理解和詮釋:或是「出水芙蓉」,或是「出浴美人」,

或是一位「嚮往人間的懷春少女」,或是一位「韶華絕倫的妙齡女郎」,

也許想到周敦頤「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她簡直就是一朵盛開的蓮花。

她閃爍著神性的光輝,更顯著人間女性的情貞,具有濃郁的世俗美。但這種世俗美,

給人的卻是倜儻而不輕佻,溫雅而又端莊之感,使人敬而愛,愛而思,思而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