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里神楽-出雲流神楽

出雲神楽或稱「採物神楽」。

採物有三種意思:其一是法器,即神社在做神事時,主祭者手中所持法器;

其二指神楽領舞者手中所持物,如楊桐木枝、幣束、劍、弓矢、長刀及鈴等;

其三特指出雲流神楽,手中持有道具是出雲流神楽的特點。

可見,採物神楽的最大特點就是手中必須持有道具。

演出場所就是祭場,舞者拿著這些道具進行表演。

表演前首先必須清理祭場,祓除不祥事物,然後迎神而至,並請神靈駐蹕。

也就是說,起初神楽是表示迎神禮儀的舞蹈。

出雲流派的神楽,以須佐之男命驅逐八岐大蛇的神話為中心。

須佐之男命是出雲氏族的祖神,也是英雄神和地方保護神。

出雲流派的神楽,最初由神職人員或巫女手持各種道具如楊桐木枝、幣束、劍、弓矢、長刀及鈴等,

並變換著道具而起舞。後來,舞者人數由一人變成數人,戴上各種神靈、惡靈、鬼怪的面具,

表現神靈驅逐惡鬼的情節,從而變成帶有戲劇意味的神楽。

也就是說,神楽從單純的請神儀式,逐漸向戲劇性假面神楽發展。

這也是大多古老宗教儀式必然的演變趨勢。古老的神楽是枯燥、單純的,

只有不斷變化、日漸豐富,才能與人們藝術審美觀同步。

出雲流神楽的本家、總本家在島根縣八束郡鹿島町的「佐太神社」。

該神社的神楽,叫做「佐陀神楽」,起初上演的節目為:

《劍舞》、《清目》、《散供》、《勸請》、《祝詞》、《御座》、

《手草》共七座神事,這種巫女舞被稱為「真的神楽」。

也就是說,當「神楽」的名稱正式出現之前,「佐太神社」只有由巫女演出的七座神事。

今天,佐太神社的祭祀活動,仍然把後來才有的神能與原本的七出神事分別在兩天舉行。

每月的9月24日,首先奉納七座神事,9月25日才演出神能。

(影片中一開始出現的帶面具者就是八岐大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