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大悲咒


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觀音母白衣觀音真言:「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tathāgata-viṣaya-saṃbhave padma-mālini svāhā」即白衣大悲咒。
「Tathāgata-viṣaya-sambhave」 譯為「如來境界所生母呀! 」。「如來境界所生母」(tathāgata-viṣaya-saṃbhavā)即觀音母白衣觀音之別名,如來境界即「真如」(tathātā),「白衣觀音」與「真如」乃一如不二,因此能生諸佛而為觀音母,這也合於梵語「tathāgata-viṣaya-saṃbhavā」的另一層意思「如來境界始源母」。
又白衣觀音(Paṇḍaravāsinī))之「白」即是「菩提心」(Bodhicitta)、「白淨無垢識」(amala-vijñāna)、如來胎藏(Tathāgatagarbha),此最白淨處能出生一切諸佛,因此白衣觀音又名「白佛母」(Paṇḍarā),。
「Padma-mālini」譯為「蓮華鬘女尊呀」或譯為「蓮華處女尊呀!」梵語「Padma-Mālinī」即是白衣觀音的別名,梵語「mālinī」通常解釋成繫著花鬘的女性,在《大日經疏 》則又解釋mālinī具有處....之女性、住...之女性,無獨有偶在印度女神教的《Manthānabhairavatantra》也說明「Mālinī是七千萬個無限力量的咒語和Vidyās的唯一最高源泉(parāyoni)之女神。她被稱為Mālinī,因為她將過去和未來無數的咒語串成一個花環(mālayitva),處於這樣狀態的女性」。
在密教中「華鬘」代表功德莊嚴,「Padma」是蓮華的意思,在《大日經疏》說明白蓮華、紅蓮華皆稱為「Padma」,在「Padma」解釋為白蓮華時則等同妙法白蓮華(Sad-dharma-Puṇḍárīka)、「大悲八葉蓮華」,解釋為「紅蓮華」則等同金剛頂瑜伽之蓮華部,所謂「蓮華本染不為垢所染」之「大悲愛染」。
如此,「Padma-mālinī」解釋為「蓮華處女尊」即是表示白衣觀音處為「處於蓮華莊嚴功德之狀態之女尊」而為蓮華部主。

值得一提的是,「Padma-mālini」在印度女神教為吉祥女神 Lakṣmī的別名,代表她賜予眾生富饒,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部(蓮華手院)也正是代表增益。
增益也正是圓滿密教五大願之一的「福智無邊誓願集」大願。
一切蓮華部心陀羅尼:「oṃ mahāśrīye svāh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