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女神佛──毘沙門天


原型師:SUM ART小抹香ke。由ジェド組裝與上色的「女神佛毘沙門天」。
「毘沙門天」(Vaiśravaṇa)亦名俱吠囉(Kubera),在印度神話中「俱吠囉」乃八方護世者(Lpkapāla)之一,護世八方者依序──東方護世者「Indra」、東南方護世者「Agní」、南方護世者「Yama」、西南方護世者「Nirṛti 」、西方護世者「Varuṇa」、西北方護世者「Vāyu」、北方護世者「Kubera」、東北方護世者「īśa(īśāna/Rudra)。

 ⦿俱吠囉(Kubera)
在八位護世者中北方的護世者「俱吠囉(Kubera)」是唯一不曾出現在《梨具吠陀》之文獻記載裡,因為原本就屬於印度本土信仰的大地精靈群體,被視為「夜叉族(Yakṣa)」之首,俱吠囉率領夜叉一起守護大地的寶藏,即九寶(Nidhi)。往昔印度人將自然界的九種寶物稱為「Nidhi」,「Nidhi」本來是指罐子或容器,也相當於女人孕育生命的子宮,九種珍寶即裝在其中,由俱吠囉守護,而視為寶藏的守護神。
根據印度教一系列的神話傳說,俱吠囉的職責是梵神(Brahmā,梵天)或濕婆神(Śiva,大自在天)所授予的。當初梵神想創造宇宙,從他的臉上落下一陣石雨,變成人形即為俱吠囉,梵神就命令他守護眾神的財富。
另一則傳說則解釋此夜叉王如何獲得不朽,在前世他是一個小偷,闖進濕婆的神廟。當神廟裡的蠟燭熄滅,他幾次嘗試將蠟燭點著,雖然徒勞無功,但是這種試圖將濕婆神廟照亮的努力十分可嘉,於是濕婆提拔他再來是成為財神而為俱吠囉的往世因緣。
有一段時間,俱吠囉住在楞伽島(Lavkā-dvīpa,位於印度半島南端之錫蘭島)的宮殿中,這是梵神作為眾神的建築師毘首羯磨(viśvakarman)時為羅剎族(Rākṣasa)建造的。羅剎們害怕天神族(Deva)的進攻,就放棄了這座宮殿,俱吠囉於是就搬了進去,當羅剎們想回來時,俱吠囉卻不願搬出,於是羅剎們就給俱吠囉的父親Viśrava(註:此為俱吠囉的父親之名,而俱吠囉的別名Vaiśravaṇa,音譯為毘沙門,梵語源自viśravaṇa即Viśrava之子)送了一位絕美的羅剎女(Rākşasī )引誘俱吠囉的父親,此羅剎女乃羅剎國的公主名為Kaikasī,俱吠囉的父親「Viśrava」與羅剎國公主「Kaikasī」相媾成婚。
之後「Kaikasī」生下了兒子,命名為「Rāvaṇa」(註:在佛教的《楞伽經》中,北魏菩提流支所翻譯的《入楞伽經》與唐代實叉難陀所翻譯的《大乘入楞伽經》皆將「Rāvaṇa」音譯為「羅婆那」,本文即採用此作為譯名),羅婆那也就是俱吠囉的同父異母弟弟,然而羅婆那卻將俱吠囉一家趕出楞伽島的宮殿,成為楞伽王,統帥所有羅剎而為羅剎王。
梵神見到俱吠囉被驅逐離開楞伽島,於是命令眾神在印度北方的喜馬拉雅山脈為俱吠囉新造了一座宮殿,統帥夜叉族守護北方,成為印度北方的夜叉王(Yakṣarāja)。
這些夜叉又稱為「Guhyaka(秘密)」即守護寶藏者,在密教「Guhyaka(秘密)」則是守護密法者,守護密法的金剛手就是祕密主(Guhyakādhipati),如唐密祖師善無畏於《 大日經疏》開示:「西方(印度)謂『夜叉』(Yakṣa)為『祕密』(Guhyaka),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祕難可了知故,舊翻或云『密迹(Guhyapāda)』。若淺略明義 ,『祕密主』(Guhyakādhipati即是夜叉王(Yakṣarāja)也,執金剛杵常侍衛佛,故曰『金剛手』(Vajrapāṇi)。然是中深義,言夜叉者 ,即是如來『身密(kāya-guhya)』、『語密』(vāg-guhya)、『意密(mano-guhya)』,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乃至彌勒菩薩等,猶於如是祕密神通力所不及,祕中最祕,所謂心密之主,故曰『祕密主』(Guhyakādhipati),能持此『印』(mudrā),故云『執金剛』(Vajradhara)也。」 一般來說夜叉與吃人的羅剎不同,夜叉對人類很友好,然而對於人類斂財無度的行為很惱怒,因此人們必須定期向夜叉祭祀。
在濕婆教(Shaivism)與女神教(Shaktism)的信仰中,居住在喜馬拉雅山脈以俱吠囉為首的夜叉族,成為濕婆與「大自在女神Pārvatī」的侍從,成為「群」(Gaṇa)的一部分,由Pārvatī的孩子群主(Gaṇapati)・毘那夜迦(Vināyaka)所率領。

⦿毘沙門天(Vaiśravaṇa)
毘沙門天的梵語「Vaiśravaṇa」即「Viśrava」之子的意思,又梵語「Viśrava」為「Vi(廣、遍)」與「śrava(聞)」所組成,因此從「Viśrava」所派生的梵語「Vaiśravaṇa」意譯為「多聞」,這就是「毘沙門天」又譯名為「多聞天」的緣由。
毘沙門天守護「北俱蘆洲(Uttarakuru)」、「 Uttarakuru」意為高勝、福地。《阿含經》稱:「北面有洲,名鬱單越,其地縱廣十千由旬,四方正等」, 《阿毘曇論》說:「地方高大,定壽千歲,無諸苦,常受樂,勝餘洲,故名高勝」。 北俱盧洲地多山,山側有諸園觀浴池,共有四個遊樂苑,即善現苑、普賢苑、善華苑、喜樂苑。 在《起世經》中,認為這是個充滿幸福快樂的地方。 原是雅利安人居住的地方,雅利安人由此向東拓展,為婆羅門教的起源地,又稱婆羅門國。在密教中,毘沙門天是鎮守十二天裡的八方天之一,為北方的守護神,統率羅剎與夜叉。
在不空三藏所翻譯的《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陀羅尼念誦儀軌》記載『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鈴放瑠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 。解曰:「梵云藥叉此云威德,又翻為盡,能盡諸怨故,如彼經云摧一切魔怨菩薩也。依前法輪現勝妙身,事智圓滿得自在故,手持金剛鈴者,其音震擊覺悟有情,表以般若警群迷故。依教令輪現作威怒淨身金剛,示現四臂,摧伏一切可畏藥叉,常於晝夜伺求方便,奪人精氣害有情者令調伏故,放瑠璃色光者,顯能除遣藥叉等也,與彼北方多聞天王及將無量藥叉眾羅剎娑眾而為眷屬,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依教令輪現作威怒淨身金剛,與彼北方多聞天王及將無量藥叉眾羅剎娑眾而為眷屬。』所謂威怒淨身金剛即是金剛夜叉明王,因為是金剛夜叉明王利牙食噉一切罪障不淨所以稱為「威怒淨身金剛」,北方多聞天王率領羅剎與夜叉,與金剛夜叉明王一同守護北方世界。
又依唐密祖師善無畏三藏所翻譯的《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記載:「大辨功徳娑怛那,帝釋天王主之女子,大徳天女也,多聞天之大妃也。左手把如意珠,紫紺色也,右手金剛劍」,可知毘沙門天的妻子乃三十三天主帝釋天的女兒「大辨功徳娑怛那」。娑怛那的梵語為「Santānā」,意思是「子嗣昌盛、連綿不絕」的意思,在印度「女神教(shaktism)」中,「Santānā」為幸福女神Lakṣmī之賜予家族子孫豐饒的變化身「SantānāーLakṣmī」,然而在此,則是佛教三十三天主帝釋天的女兒,並且為毘沙門天的妻子。

七福神
在印度屬於寶藏之夜叉神的毘沙門天,於日本室町時代被納入了日本庶民信仰的七福神之列,日本民間傳說曾有一間供奉毘沙門天的寺廟,寺中的僧侶只要將缽拋向空中,就可以獲得食物。 向毘沙門天祈求,手伸入袋子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白米。 這段傳說可能就是讓毘沙門天被納入七福神的原因之一。
身為七福神之一的毘沙門天,被奉為守護家人、親友與賜予勇氣之神,亦是掌管財富、富貴之神。

原型師SUM ART小抹香ke所造的「女神佛毘沙門天」乃身穿甲冑之威武凜凜的女尊,美麗姿色如天女,如印度相傳夜叉女美若天女,雙胸豐滿堅挺代表圓滿堅固的金剛智慧;左手持裝有佛舍利與金剛頂瑜伽密法之寶塔,表現寶藏夜叉女王之身分;右手持槍戟,腳踩惡鬼,降伏一切魔障,乃調伏一切乃難調的金剛夜叉女王。毘沙門天的種子字為(vai),真言為「aṭṭe taṭṭe vanaṭṭe anade nāḍi kunaḍi svāhā」、「oṃ vajrabhairava svāh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