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saṃjñā)」與「想子(psyon)」


賣騷的莉娜,深V事業線。

優雅的深雪

強大的深雪

深雪的乳量.....!?

深雪可是隱藏巨乳呢!!

那麼接著上次的文章:https://avalokitesvari.blogspot.com/2020/10/blog-post_99.html
現在以「日本法相宗」的『瑜伽行唯識學』來解讀《魔法科高校之劣等生》世界觀所設定『想子(psyon)』。

『想』的梵語是『saṃjñā』,在阿毘達磨佛教中代表的是心理作用中的『表象(Representation)』:五根(眼耳鼻舌身)感受外界,藉由此感受於心中浮現對象之形即稱為「想(saṃjñā)」,此正是人們知覺或表象相當之心理,於種種論藏阿毘達磨為此「想(saṃjñā)」下定義,或說是「取像之作用」,或說是「於境取差別相」,或說「於境取像為性」,或說「施設種種名言為業」,簡言之認識對象,且依先前之經驗知,作種種程度之分類,確認此騷女為莉娜,此美女為深雪,故將整理的作用明之為「想(saṃjñā)」,稱此「想(saṃjñā)」的作用為「認知(ājnāti)」。「想(saṃjñā)」的作用並非來自外界之刺激,也有從內心生起的,亦即「記憶」或「想像」,某種名稱或形態浮現於心的作用,也是「想(saṃjñā)」的一種,即所謂的「六想」,來自眼、耳、鼻、舌、身、意的知覺,其中前五者正是來自外在刺激的「想(saṃjñā)」,但是來自第六的意,是內心發生的「記憶」或「想像」。在阿毘達磨佛教中「想(saṃjñā)」與「識(vijñāna)」的差別是,知覺主要為「識(vijñāna)」的作用,而予以『表象(Representation)』的是「想(saṃjñā)」的作用(額外一題,密教中的觀想與「想(saṃjñā)」有關,但實際上是來自於『慧(Prajñā)』)。『表象(Representation)』藉由「考慮(vitakketi)」所知覺的,「分別(papañceti)」所考慮的,即形成「概念(Concept」,「概念」的梵語即為「saṃjñā」

在法相宗所傳的瑜伽行唯識學中,八種識(法相宗不立第九識)皆有「想(saṃjñā)」的作用:
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的「想(saṃjñā)」為五根繼續作用,識的見分認識相分,形成認知,前五識的認知只有現量,無比量或非量;此認知就是五感。
第六識(意識)的「想(saṃjñā)」為意識注意外境產生五俱意識的見分認識相分,產生知覺與概念。亦可意識發生的「記憶」或「想像」作為緣取的境,見分認識相分產生「心象(mental image)」。
第七識(末那識)的「想(saṃjñā)」為見分認識相分,形成法、我的認知。
第八識(阿賴耶識)的「想(saṃjñā)」為見分認識相分,阿賴耶識不會有分別與想像,認知即為現量。
以上八種識「想(saṃjñā)」的作用會薰習第八識(阿賴耶識)產生新的「名言種子」而儲藏其中,在唯識學中種子能出生諸法(如變現外在世界),《魔法科高校之劣等生》世界觀所設定『想子(psyon)』的設定即與此有關。(先寫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