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沫那美神(あわなみのかみ)

沫那美神(あわなみのかみ)為泡沫之女神,據日本現存最古之史書《古事記》所記載:

「(伊邪那美命)次生水戸神、名速秋津日子神、次妹速秋津比賣神

此速秋津日子・速秋津比賣二神因河海持別而生神名沫那藝神 次沫那美神(あわなみのかみ)。

次頰那藝神、次頰那美神(つらなみのかみ).....(略)。」

「あわなみ(沫波)」是海面上波浪打出小泡沫的模樣,つらなみ則與圓潤有關,

因此這兩柱女神應是將波浪產生小泡沫,小泡沫陸續形成更大泡沫模樣分別加以神格化的結果。

下圖為『此花亭奇譚(このはな綺譚)』為國生祖神伊邪那美命之孫女「沫那美神」~

感覺地位十分崇高,不過,在神道信仰上,以伊邪那美命之孫女而言,

還是以豐宇氣毘賣神,即豐受大神的地位特別崇高,這是題外話~。

在此作『此花亭奇譚(このはな綺譚)』中隱含著哲理「世界的一切現象皆如夢幻泡影」,

「ārakā timiraṁ dīpo māyā-avaśyāya budbudaṁ supinaṁvidyud

abhraṁ ca evaṁ draṣṭavyaṁ saṁskṛtam.」

之前第四話的夢の浮き橋,談「到人生如一場夢幻」。

在第九話「泡沫(うたかた)の…」則說「存在的時間,宛如泡沫般的夢一樣」

因此柚從化為諸多泡泡的沫那美神之體內看到了「神代的歷史」也就是她的魂(たまし)之記憶。

雖然夢幻泡影,但是此作可沒有「萬般皆空、虛無幻滅的厭世之論」,

不是如日本書紀三毛入野命因為碰到困難怨恨現世「蹈浪秀而往乎常世鄉(即常世國)」

即使大海的另一端接連「彼世常世國」處有此花亭也不可以喔

而是洗滌心靈、積極活於現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