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出雲大社教-魂神論

教派神道(神道十三派)的出雲大社教主張:「人的靈魂來自於神(神產巢日神),

當神把靈魂賦予「人(ヒト,靈止)」後,人才能獲得生命以及生存的價值,

才具有通達於神、貫穿祖孫萬代的「命脈」。

人死後靈魂(みたま)回歸於大国主命所統治的幽世(かくりよ),稱為「帰幽(きゆう)」。

如此一來,大國主命成為攸關人們生死之神,祭祀此神即可庇佑安身立命,

甚至大國主所治理幽事包括冥冥之事,即人們的命運皆由他掌控,

顯事追根究柢也是幽事,冥冥之中所被注定,因此,幽顯一如終由大國主命所決定,

如此一來,出雲大社教認為天照大御神(太陽女神)主宰顕世之神,

但是也終究要依靠大國主命之神德......。這個教義怎麼看都很奇怪(笑)。

在明治時代的神道事務局的祭神事件,原作為神道中央神殿的大教院神殿內,祭祀天御中主神,

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三柱神合稱造化三神,以及祭祀天照大御神(太陽女神及皇祖神)。

當明治政府決定撤銷大教院後,決定把大教院神殿改為神道事務局的神宮遙拜所。

出雲國造(出雲大社之祭主、出雲大社教教主)千家尊福提出五祭神主張,

即在原四祭神外,再加上出雲大社之主祭神大國主命,理由是大國主命治幽事為幽世的主宰神,

為了使國民安身立命的目的,大國主命必須與主宰顯世的天照大神一起祭奉。

對此伊勢神宮大宮司與伊勢神道家以神宮遙拜所為由,堅持原來的四柱神,並且針對幽冥論,

主張「天照大御神乃是支配幽顯二世的「天地大主宰」(有點中二,我說),反對額外祭祀大國主命....」

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彷彿重現神代國津神與天津神對立之神話(笑,雖說神話大國主最後讓國了w)

最後由明治天皇裁定,神殿供奉皇宮的祭神,眾所皆知皇宮是不祭祀大國主命(包括三輪山大物主命),

伊勢派得到了勝利,出雲派則宣告失敗....

話說在幕末民間熱衷的伊勢參拜有一神道歌提到無論生與死,人們皆在神(天照大神)的胸懷裡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