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の名月

陰曆十五夜之月稱為十五夜、十五日月、満月、望月、、天満月(てんまんげつ) ,

八月十五這天則是「中秋の名月」,然而在颱風來襲的情況下,月是被雲所籠罩了。

久方(ひさかた)の、天(あま)照る月(つき)の、隠(こも)りなば、何になそへて、妹(いも)を偲(しの)はむ

如果天上的月光隱沒,要依靠什麼來思戀妹呢?

中秋節在日本又稱為「芋名月(いもめいげつ)」(妹名月)

在日本古代,秋天是芋頭收成的季節,故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祭月,芋頭是不可少的供品,

以芋頭拜月、祭月神,感謝該年的豐收並祈求來年的好收成,因此八月十五日中秋亦稱之為「芋名月」

其後隨著稻作普及,漸漸的也祈求稻米的豐收,在供物上除了芋頭之外亦加了米作成的月見団子及芒草穗等。

在日本的月神有「下照姫」、「月讀尊(「夜見」即「讀」也)」、「大月姫」、「豐受媛神」。

「豐受媛神」為「御食津神(みけつかみ)」,「けつ」即「月」因此為御月神。

身為月亮女神的豐受媛神與太陽女神天照大神,日月相映共居於「伊勢神宮」


度會神道豐受媛神如「月天」,天照大神則是「日天」(由於當時日本宗教深受佛教影響)共同普照世界。

其中在胎藏界曼曼荼羅「月天」的眷屬是「四天王」,即「月」照耀四方天下


「日天」的眷屬是摩利支天」與「七曜」・「流星」,

「日天」身旁有一對勝利女神-「姉惹耶(Jayā)」&「妹微惹耶(Vijayā)」陪伴,

在臺灣信仰的月神是嫦娥與長生不死藥傳說有關,日本則有輝夜姬,她留下長生不死藥,

然而於失去輝夜姬的天皇來說,長生不老已無意義

於是天皇詢問公卿大臣最接近天的山在何處,得知是位於駿河國的山最接近天。

天皇便派人率領眾多士兵將長生不死藥和他思念而寫給輝夜姬的信一同在此山焚燒。

天皇:「吾身浮沉悲淚中 只緣與汝永難逢 縱有不老不死藥 於事何益難服用」

從此之後那座山稱為「富士山(ふじさん)」即「不死山ふじさん)」。

(「富士山」與不死與再生之「月」皆為長生不死的象徵。)

相傳焚燒不死藥與書信所產生的煙,至今仍裊繞在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