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三密加持速疾顯

印度的藥叉女(yakṣī、yakṣiṇī )信仰由來已久,印度人相信地母神靈存在於江河、山林之中。因為她們的存在,才會產出人們賴以生存的豐富作物和果實,是生命的根源。藥叉女擁有雙乳豐圓、腰枝纖細和臀部翹圓的妍美豐滿之姿。樹木便是這些女神靈最喜歡棲息的居所繼而開出啟發人類靈感的花朵和賴以為生的果實,於是人們開始崇拜聖樹,形成了與女神靈結合的聖樹信仰。早在佛教之前,印度人就相信藥叉女是專司豐饒多產的樹神,是重要的保護神之一。


佛教傳說摩耶夫人在藍毗尼花園的無憂樹下誕下了悉達多太子(釋迦摩尼),形象為右手扶住一棵無憂樹的樹枝,與無憂樹下的藥叉女之形象如出一轍。(可說摩耶夫人相當於藥叉女)
又藥叉女可說為樹之女神,佛教具有聖樹崇拜,如崇拜釋迦摩尼出生的無憂樹、成正覺的菩提樹、涅槃的沙羅雙樹,因此身為樹之女神的藥叉女即具有如來出世、菩提、涅槃的象徵。

藥叉女的梵名「yakṣī」詞根為√yakṣ意思是疾快的移動而可譯為「勇健女」、「輕捷女」,又《大日經疏》解釋「Yakṣ」是噉食的意思,藥叉能噉世間能食諸業垢等惡,因此藥叉女即是能斷盡一切煩惱塵垢障礙之般若波羅蜜多,亦即金剛女(Vajrī)。又藥叉女亦名「Guhykā」(秘密),這是因為藥叉女的身、口、意速疾隱祕,難可了知,因此別名為秘密女(Guhykā)的藥叉女代表一切如來的『身密』、『語密』、『意密』,即是《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所云一切如來身語心金剛喻施婆倪數,金剛喻施婆倪數(Vajrayodbhaga) = Vajrayod(金剛女的 )+ bhaga(女陰),又bhaga也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能平息一切煩惱。

密教所云:「三密加持速疾顯。」
藥叉女即是代表三密加持速疾顯,這也是秘密女(Guhykā)、速疾女(yakṣī)之意義,令其速疾成就四種悉地(義利悉地、 金剛悉地、持明悉地、一切如來最勝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