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祕密金剛法智尊

白衣觀音( 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乃是我信奉之本尊,她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諸觀音尊之母」、「金剛頂瑜伽之蓮華部諸聖尊之母」,在漢譯經典中有以下譯名──半拏羅婆枲抳白衣菩薩、白衣觀世音母菩薩、白衣觀世音菩薩母、白身觀世音母菩薩、白身觀世音母、白衣觀音菩薩、白衣觀音母、觀音母、白處尊、白處、白居、白住處菩薩、服白衣、白衣母、白衣觀自在、白衣觀自在菩薩、白衣觀自在菩薩部母、聖白衣觀自在、白衣菩薩、諸法母白衣菩薩、一切法三昧上首明妃白衣菩薩、白衣大士。
在宋代施護所翻譯屬於金剛頂瑜伽之《一切祕密最上名義大教王儀軌》稱白衣觀為祕密金剛法智尊,如經云:「淨目修廣面端嚴, 蓮華摩尼光妙色,身諸相分皆圓滿,  祕密金剛法智尊,手持赤優鉢羅華, 得一切佛常觀照。」白衣觀音即是金剛法智尊,梵語為「Dhrama-vajrī」也就是法金剛女,又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在金剛界曼荼羅中乃大日如來四親近金剛女之一,而為蓮華部之部母,在日本真言密教即與金胎不二將法波羅蜜・法金剛女與觀音母白衣觀音視為同一女尊。

在中國西藏密教亦以觀音母白衣觀音等同法波羅蜜・法金剛女而坐金剛界曼荼羅之法波羅蜜位,如下圖之大日如來四印曼陀羅:
觀音母白衣觀音=法波羅蜜・法金剛女坐西位,表一切瑜伽自在之蓮華智(妙觀察智),能斷除依切煩惱魔怨。
與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一如不二的觀音母・白衣觀音乃蓮華部族之佛母,由她生出觀自在王如來為首之諸蓮華部族聖眾,蓮華部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代表「大悲愛染」,五色中為「紅蓮色」(Padmarāga),六大主「火大」,五種法中主「敬愛」(vaśīkarana),又蓮華部(Padmakula)即愛染部(rāgakula),觀音母・白衣觀音即是主宰愛染(rāga)之女尊。

所謂愛染(rāga)即是對於「生命的存有」(bhava)和「快樂」(Bhoga)的追求與希願,可說就是吾人活著的驅動力,以現代生命科學的術語而言,相當於「多巴胺獎勵回饋機制」而令人們「如蓮體本染,不為垢所染,諸慾性亦然,不染利群生,大慾得清淨,大安樂富饒,三界得自在,能作堅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