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仏これ】普賢菩薩


高野山真言宗「齋藤仁鐵阿闍梨(筆名為『蝉丸P』)」所策劃的佛像女体化(即『波羅蜜多形』)之『仏像これくしょん(仏これ)』,由繪師赤井てら所造的「普賢菩薩像」。
普賢之梵語為「Samantabhadra」,梵語「Samanta」是「遍一切處」的意思而梵語「bhadra」則是「最妙善」的意思,如唐密祖師善無畏於《大日經疏》開示:「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 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
普賢菩薩在顯教之華嚴宗中釋迦如來、文殊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華嚴經》云:「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又云:「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普賢菩薩,不但能廣贊諸佛無盡功德,且能修無上供養, 能作廣大佛事,能度無邊有情,其智慧之高,願行之深,唯佛能知」。
在《華嚴經》之<普賢行願品>記載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普皆迴向」,因此普賢菩薩作為中國佛教所信仰的四大菩薩(觀音、地藏、文殊、普賢)之一,普賢普薩代表「大行」,即廣大的「普薩行」。

日本密教開祖弘法大師(空海大師)在《秘密曼陀羅十住心論》將顯教華嚴宗所證悟之境界評為第九住心而名為「極無自性心」,此「極無自性心」就是展現「一真法界」之一心,普賢菩薩就是此心能化之主,顯教華嚴宗所證悟之「極無自性心」次於密教之境界即第十住心「秘密莊嚴心」,因顯教並不了知法界體性之六大,也就是「物理」與「生命」之實在性而淪為空談。
在密教的《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系統中的三聖尊為「執金剛(即金剛手秘密主)、普賢菩薩、蓮華手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分別對應三部族:「執金剛對應金剛智慧門而降伏方便即金剛手院(金剛部)」;「蓮華手菩薩音對應蓮華三昧門而增益方便,即蓮華手院(蓮華部)」;「普賢菩薩對應對如如法身門而寂災方便,即如來部」,普賢對應「佛部」。在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台蓮華八葉院中,普賢菩薩位於蓮華之東南方的花瓣上,代表「遍法界淨菩提心」而為即身成佛之因,圓極普賢願行(即如來功德)之果位即為「大日如來」。
在密教之《金剛頂瑜伽十八會》系統中,普賢菩薩等同「金剛手(Vajrapāṇi)」、執金剛(Vajradhara)、金剛薩埵(Vajrasattva),又名「一切義成就(Siddhārtha)」,如唐密祖師不空於《理趣經釋》所開示:「一切義成就者,普賢菩薩異名也。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者,此菩薩本是普賢,從毘盧遮那佛二手掌,親受五智金剛杵,即與灌頂,名之為金剛手。」又解釋『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交合絕妙恍惚之際,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而云「由修金剛薩埵瑜伽三摩地,得妙適清淨 句,是故獲得普賢菩薩位。」在金剛頂瑜伽密教中,金剛手普賢菩薩代表「一切如來菩提心」,初發菩提心,由金剛薩埵加持(即自身三密加持),修證普賢行願而證如來地。

 《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與《理趣經》中普賢亦名「一切義成就(Siddhāttha)」,也就是「悉達多(Siddhāttha)」梵語之意譯,普賢菩薩之坐騎為六牙象,在古印度文化中,大象是國王的理想坐騎,象徵著力量與剛強、平衡、沉穩與富足,在古代只有國王才配有大象作為坐騎,因此在轉輪聖王的七寶之一就有白象寶。大象還是賜予豐收者,名為「Airavata」的白象是從乳海攪拌中攪出來的,其樣貌有四牙、六牙乃至十牙不同的傳說,在印度神話中Airavata被比喻為雨雲,降落到大地,為大自然提供賴以生存的雨水,牠也因此成為代表手持金剛杵雷電的天帝因陀羅(Indra)之坐騎,在古印度種姓制度中天帝因陀羅(Indra)代表剎帝利種的理想象徵,因此在佛教經典中為自稱是剎帝利種的悉達多(Siddhāttha )編造了一則關於悉達多的生母摩訶摩耶(Mahāmāyā )夢見一頭六牙白象進入她的子宮中因而妊娠。

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悉達多(Siddhāttha)最初是被當作天帝因陀羅(Indra)的化身,到了大乘佛教產生了騎六牙象的「普賢(samantabhadra)菩薩」,台灣的印順比丘就認為是普賢菩薩是將「天帝因陀羅(Indra)」佛教化而產生的菩薩,如前述在金剛頂瑜伽密教裡「普賢菩薩」亦為「金剛手菩薩」而稱「普賢金剛手」別名為「一切義成就(Siddhāttha)」,也就是「悉達多(Siddhāttha)」梵語之意譯,因此原視為天帝因陀羅(Indra)化身的悉達多(Siddhāttha),在此等同將「天帝因陀羅(Indra)」佛教化而產生的普賢菩薩,根據金剛頂經所言,「一切義成就(Siddhāttha)」藉由五相成身觀之金剛頂瑜伽才成為「釋迦牟尼如來」,在《理趣經》亦稱他為「難調伏釋迦牟尼如來」除了等同於「金剛手普賢」亦等同於於「阿閦如來」而教令輪身則為「降三世明王」。
進一步由「象」與「普賢菩薩」之關聯,在唐密祖師不空阿闍黎所傳之《毘那夜迦誐那鉢底瑜伽悉地品祕要》就記載擁抱女尊觀音菩薩的男尊象頭神即為普賢金剛手菩薩之化身,又此男女合和(Mithuna)尊即稱歡喜自在天,其造相有象頭神抱女天,亦有天人形象夫婦相擁,男天即金剛手普賢,女天即蓮華手觀自在。

這也與金剛頂瑜伽的《佛說祕密相經》:「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如來,告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言,即汝金剛手是為金剛杵; 爾時會中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前白世尊大毘盧遮那如來言,世尊云何是蓮華,爾時世尊大毘盧遮那如來,告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即汝蓮華手是名為蓮華」金剛杵即「男根」,蓮華即「女陰」,二法和合(男女相媾)相應成就,獲得妙樂無滅無盡,即開顯金剛杵住蓮華上之秘密相(即男女相媾),如《佛說祕密相經》云「金剛及彼蓮華二事相擊, 成就二種清淨乳相,一謂金剛乳相,二謂蓮華乳相。由此出生一切賢聖,成就一切殊勝事業」、金剛杵開覺蓮華而得開覺女尊云「快哉一切正覺尊,我所敬愛施妙樂,唯此妙樂外無餘,而能成就祕密法。」此亦與不空阿闍黎的《理趣經釋》觀自在菩薩般若理趣會品之釋文云「以自金剛與彼蓮華,二禮和合成為定慧。是故瑜伽廣品中,密意說二根交會五塵成大佛事,以此三摩地,奉獻一切如來,亦能從妄心所起雜染速滅, 疾證本性清淨法門」相應,亦及「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交合絕妙恍惚之際,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理趣經》「難調伏釋迦牟尼如來」即「金剛手普賢」亦及「阿閦如來」而其教令輪身「降三世明王」在藏密的瑜伽母密續成為勝樂金剛(Cakrasamvara),所擁抱之女尊『金剛亥母(Vajravārāhī)』亦名『金剛瑜伽母(Vajrayogini)』乃一切於瑜伽女之首亦蓮華部之觀音尊,膚色呈表蓮華部愛染之紅色,象徵「妙蓮愛染性而自性清淨」。這也是說明在密教中,男女夫妻之家庭愛情生活是能成就大樂與妙智慧。

繪師赤井てら所造的「普賢菩薩像」,比起擁有豐滿乳房的觀自在菩薩為具有小巧乳房的美少女,兩手皆結期克印,上翹的食指代表金剛吽迦囉心「(hūṃ)」調伏一切眾生。她身後背著代表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的五智金剛杵而為金剛手菩薩,腳邊則是她的坐騎白象。普賢菩薩密號為真如金剛,種子字為「(aṃ)」代表證悟菩提,真言:「namaḥ samanta-buddhānāṃ samatā-anugata viraja-dharma-nirjāta-mahā mahā svāh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