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太皷谷稲成神社巫女之正月準備

太皷谷稲成神社

島根縣津和野町後田的太皷谷稲成神社,正為迎接新年參拜作準備,由神社的九名巫女將熊手、

破魔矢等吉祥物繫上子年肖鼠的繪馬, 今年將準備150種共五萬份吉祥物。

太皷谷稲成神社御祭神「宇迦之御魂神(うかのみたまのかみ)」與「伊弉冉尊(いざなみのみこと)」。

其中「宇迦之御魂神(うかのみたまのかみ)」是自京都伏見稲荷大社勸請而來亦即「稲荷(稻成)大神」 為食物、

五穀豊饒之女神、衣食住之大祖神(おおおやがみ)。

祭神「伊弉冉尊(いざなみのみこと)」則來自紀伊國熊野三山信仰而尊稱「熊野大神」。

為國土與自然諸神之母神,。 御神徳為創造開拓、夫婦円満、良縁成就、開運、病魔退散、鬼門除け、方災除け等等。

其中關於「鬼門除け」,創建於安永2年(1773年)的太皷谷稲成神社原本就是為了鎮護三本松城(津和野城)的鬼門,

而於東北方(鬼門方位)太皷谷之山峰建造的,鬼門為陰陽道所宣稱百鬼出入之方位,因此以神鎮之。

太皷谷稲成神社將「伊弉冉尊(いざなみのみこと)」視為具有辟除鬼門災厄之神,

除了因為「伊弉冉尊(いざなみのみこと)」是主宰幽軌國度的黃泉津大神,

還有日本神佛習合思想「伊弉冉尊(いざなみのみこと)」與「伊舍那后(Īśānī)」為同一女尊,

「伊舍那后(Īśānī)」作為護世八方天與密教十二天為守護東北方之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