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佛母院(遍知院)」


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佛母院(遍知院)的三尊佛母,從左至右依序為『七俱胝佛母(Saptakoṭibuddhamātṛ)』、『毘盧遮那佛母(Vailocanā)』、『大安樂不空真實金剛佛母(Vajrāmoghasamayasattvamātṛ)』。

一切遍知印
    「佛母院」位於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中台蓮花八葉院之代表能孕育生命的東方位,又名「遍知院」,所謂遍知即『一切智智(sarvajña-jñāna)』即能生一切如來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Mahā-Prajñā-pāramitā)』,依《大日經 》與《大日經疏》佛母院(遍知院)的主尊為『一切如來智印(salvatathāgatajiñāna-mahāmudrā)』亦名『一切遍知印』
 
    善無畏的《大日經疏》云:「次於東方內院,當大日如來之上,畫作一切遍知印,作三角形其銳下向純白色,光焰圍之在白蓮花上,即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大勤勇印也,亦名諸佛心印也。三角是降伏除障義,謂佛坐道樹以威猛大勢,降伏四魔得成正覺,鮮白是大慈悲色也。如來師子奮迅大精進力,正為是事因緣,乃至放大悲光常遍法界,故云普周遍也。」
覺密的《大日經廣釋》云:「三角印代表如來法身,其銳下向表下化眾生,從其二邊為教化眾生而現種種變化身與受用身放出大悲之光。」

在印度密教中「銳下向的三角形代表女陰與孕育胎兒的子宮」,因此代表『大悲胎藏生』,一切遍知印位於大日如來之上,即表大日如來由一切遍知所出生,並以種種等流身,慈悲救濟一切眾生
『一切遍知印』密號為發生金剛種子字為『(aṃ)』或『(Khaṃ)』。
真言:『namaḥ samanata-buddhānāṃ sarva-buddha-bodhisattva-hṛdayāny āveśani namaḥ  sarva-vide svāhā.』
台灣真言宗青龍山不動寺開祖解說遍知院:「表大智之德,示自證的境界,以慈悲攝化一切眾生,象徵降魔之德(般若波羅蜜多能破四魔)。此院中央描繪著三角形的一切遍知印,又稱諸佛心印、一切如來智印。出生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成就正遍知之德,於菩提樹下以威猛降伏四魔,乃為佛母般若波羅蜜多。此院又稱佛母院,出生三部諸佛之福智之德:佛部之部母為佛眼佛母、蓮華部之部母為七俱胝佛母、金剛部之部母為大安樂不空真實金剛佛母,故稱佛母。」

如來部之部母・毘盧遮那佛母(Vailocanā)
    在一切遍知印的左邊,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的北方安置「佛眼佛母(Buddha-locanā)」亦名「虛空眼佛母(Ākāśa-locanā)」、毘盧遮那佛母(Vailocanā即「顯廣眼佛母」)。

《大日經疏》云:「至於北維置虛空眼。即是毘盧遮那佛母也。 佛母儀如般若經佛母品中廣說。真金是如如實相之體。畢竟淨句是彼教門之外飾。故曰縞素以為衣。一切戲論滅時。心日光明無所不照。故曰遍照猶日光。恬怕一心人乃能見此。故其摽幟。猶如天女住於正受之像也。」 《白寶口抄》云:「虛空眼(Ākāśa-locanā)即是毘盧遮那佛母(Vailocanā即『顯廣眼佛母』)也,虛空眼,法界智德也,是等虛空字門,無邊無礙德能出生諸法,故名佛母。又四智圓滿名法界智,今佛眼尊,法界智總體也......此尊以五眼為內證,名佛眼也。」《大品般若經》之<佛母品>所言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能給予諸佛一切智,能示示間相,所以諸佛以佛眼喻深般若波羅蜜多。

秘密義於密教中「眼(locanā)」隱喻「女陰(yoni)」即「婆伽(Bhaga)」而為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能生產出一切如來,是以「佛眼佛母(Buddha-locanā)」為諸佛菩薩母
佛眼佛母密號「殊勝金剛」,種子字為「(ga)」。
毘盧遮那佛母真言:「namaḥ samanata-buddhānāṃ gagana-vara-lakṣaṇe gagana-samesarvatodagatābhiḥ sāra-sambhave jvala namo moghānāṃ svāhā.」

蓮華部之部母・七俱胝佛母(Saptakoṭibuddhamātṛ)

    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佛母院(遍知院)的三尊佛母之一的『七俱胝佛母(Saptakoṭibuddhamātṛ)』與蓮華部之部母『白衣觀世音母(Pāndara-vāsinī))』為一如不二之女尊。
『白衣觀世音母(Pāndara-vāsinī)』依善無畏的《大日經疏》又名『白處(Pāndara-vāsinī)』也就是『最白淨處(Pāndara-vāsinī)』即「清淨無垢的白蓮華(Puṇḍarīkā)」隱喻「清淨無垢的女陰胎藏」,由她出生慈眼普觀一切眾生的蓮華部族(觀音尊),所以她是觀音母以及蓮華部母

    『白衣觀世音母(Pāndara-vāsinī)』也代表「清淨菩提心」也就是眾生本來俱足的「般若波羅蜜心」而與『白衣觀世音母(Pāndara-vāsinī)』一如不二之女尊『七俱胝佛母(Saptakoṭibuddhamātṛ)』代表《理趣經》所云『一切法自性清淨故般若波羅蜜多清淨』
 「七倶胝佛母(Saptakoṭibuddhamātṛ)」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Cuṇḍī(音譯准胝、准提)」則有清淨的意思, 此即『譬如妙色蓮,處泥常清淨, 貪瞋癡本性,無染亦如是。 所有一切法,應如是觀察,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證如是法已,是名觀自在』、 『譬如清淨妙色蓮,雖生泥中不可染,如是眾生處煩惱,悉得清淨於三界』。
七倶胝佛母體態面容如妍麗美妙的天女,雙乳豐滿高聳顯佛母哺育佛子之德,肌膚與白衣觀音同樣為黃白色,結跏趺坐於蓮花上,身佩圓光,上身與下身著白色輕縠衣,如天女有有天衣、角絡、瓔珞、頭冠等莊嚴,十八臂皆著螺釧,面如難近母(Durgā)有三目,她的「十八手臂」代表以「十八空(astādaśa śūnyatāh)」破除無明煩惱而能「轉愛染為大樂的般若波羅蜜多」
    七俱胝佛母的密號為『最聖金剛』,她的種子字為『(bu)』,真言:『Oṃ cale cule cunde svāhā』
日本真言密教教相之『本有學派』即依蓮華部之部母所表『一切法自性清淨故般若波羅蜜多清淨』而開展,日本密教高野山之權田僧正述本有學派之說:『論萬有諸法,棋步宙合,番變無垠;即近吾人的一舉一動、一語一默,究其實,悉住本不生際;本有常住,皆自心本具之功德。男女兩性之戀愛者,是本有之具德;愛染慈悲也是本有之具德;而無一煩惱可斷,一切諸法皆法界曼荼羅,一切男女之語默動作,皆法身如來之三密。

金剛部之部母・大安樂不空真實金剛佛母(Vajrāmoghasamayasattvamātṛ)

    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佛母院(遍知院)的三尊佛母之一的『大安樂不空真實金剛佛母(Vajrāmoghasamayasattvamātṛ)』與謂金剛部之部母『金剛母(Māmakī)』為一如不二之女尊。
善無畏的《大日經疏》記載:「所謂金剛部母,亦持金剛智杵,以諸瓔珞嚴身。此是出生金剛智力三昧,所謂金剛三昧也」。金剛母(Māmakī)代表如金剛般「自體堅固」與「業用銳利」的般若波羅蜜多而出生一切金剛部族(金剛手)。
與『金剛母(Māmakī)』一如不二之女尊『大安樂不空真實金剛佛母(Vajrāmoghasamayasattvamātṛ)』代表《理趣經》所云『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即男女性愛交媾是菩薩的清淨境界
大安樂不空真實金剛佛母(Vajrāmoghasamayasattvamātṛ)之名代表『如金剛般堅固不壞而真實不落空必成就大樂之佛母』,此菩薩身成肉色,雙乳豐滿高聳顯佛母哺育佛子之德,趺坐於紅蓮花之上,左右各有十臂,分別代表《理趣經》的十六清淨句與慾、觸、愛、慢之四金剛女
    所謂《理趣經》十六清淨句:

  1.  『慾箭清淨句是菩薩位:慾望如飛矢般訊速激烈地作用,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2. 『觸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的相互愛撫,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3. 『愛縛清淨句是菩薩位:對異性的愛與激烈的擁抱,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4. 『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相媾而滿足,大樂解脫,成為自由的主體,也是清淨菩薩境界。』
  5. 『見清淨句是菩薩位:心存慾望觀看異性,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6. 『適悅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交媾吟詠玩味舒適的快感,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7. 『愛清淨句是菩薩位:男女之愛,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8. 『慢清淨句是菩薩位:以身接受上述一切,因而生出自傲之心,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9. 『莊嚴清淨句是菩薩位,女性姿色端嚴也是清淨菩薩境界。』
  10. 『意滋澤清淨句是菩薩位:縱思男女情慾之喜悅,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1. 『光明清淨句是菩薩位:心滿意足而閃耀光芒,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2. 『身樂清淨句是菩薩位:身體的快樂,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3. 『色清淨句是菩薩位 :此世之萬物,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4. 『聲清淨句是菩薩位:此世之一切聲音,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5. 『香清淨句是菩薩位:即此世之所有香氣,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16. 『味清淨句是菩薩位:此世之滋味,也是清淨菩薩的境界。』


    大安樂不空真實金剛佛母(Vajrāmoghasamayasattvamātṛ)又名『普賢佛母(Samantabhadrī)』,密號『真實金剛』,她的種子字為『(Ka)』,真言:『Oṃ Vajrāyuṣe svāhā』。
密教即是藉由空性之智慧即般若波羅蜜多轉現世體驗之慾樂成為究竟真實的無上佛果大樂

真陀摩尼珠(Cintāmaṇi)
    依《大日經》<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彼東應畫作,一切遍知印,三角蓮華上,其色皆鮮白,光焰遍圍遶,皓潔普周遍。次於其北維,導師諸佛母,晃曜真金色,縞素以為衣,遍照猶日光,正受住三昧。  復於彼南方,救世佛菩薩,大德聖尊印,號名滿眾願,真陀摩尼珠,住於白蓮華。』
 依《大日經》原典所述佛母院(遍知院)僅有三尊從左至右依序為『諸佛母』、『一切遍知印』、『真陀摩尼珠(Cintāmaṇi)』,西藏的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忠實表現出《大日經》之記載,如下圖:

    真陀摩尼珠之梵語為「Cintāmaṇi」,意譯為如意寶珠、滿眾願,即「如自己意願,而變現出種種珍寶之寶珠」。《大日經疏》云:『一切諸佛菩薩真陀摩尼印。此是淨菩提心無邊行願之所集成。常能普雨世出世間一切財寶。 諸救世者皆從性淨蓮花臺中現如是寶,故云住於白蓮上。』又秘密義於密教中「如意寶珠(Cintāmaṇi)」也是『陰蒂」的隱喻,因此也代表女性原理而住佛母院。
又在《大日經疏》中善無畏阿闍黎所傳之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圖位的佛母院(遍知院)還有如來毫相、如來馬陰藏、如來鉤、如來鑠底印等等,善無畏阿闍黎開開釋她們皆是毘盧遮那三摩地,所以皆為天女形,說明佛母院(遍知院)是女性原理也就是『性力(Śakti)』

參考書籍文獻
《印度密教》,薛克翹,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ISBN 978-7-5202-0091-2
《密教の神々 その文化史的考察》,高野山宝善院住職佐藤任,平凡社,978-4582766738
《梵學探幽-印度文化論集》,李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ISBN 978-7-5202-0086-8
《圖說印度藝術》, 劉其偉等撰文,藝術家出版,ISBN 986-7957-695
《觀音菩薩財神地藏菩薩》, 賴富本宏著, 唵阿吽出版 ,ISBN 978-957-902-228-6
《曼荼羅的世界》,松長有慶、金岡秀友、清水乞、賴富本宏等編著, 唵阿吽出版 ,ISBN 978-957-989-947-5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大日經疏)》 唐 ‧ 沙門一行阿闍梨 新逍遙園譯經院
《密教思想與生活》,釋悟光,圓方出版社文化 ISBN 978-988-8237-88-3
《印度諸神的世界-印度教圖像手冊》,施勒伯格著 范晶晶譯. ISBN 978-7-5475-0892-3
《密宗道次第廣論》,宗喀巴著、法尊譯,新文豐出版社ISBN 978-957-17-1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