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法鼓山農禪寺


參拜「北投慈生宮」、「北投慈惠堂」以及「法鼓山農禪寺」,

於慈生宮參拜媽祖與觀音媽,慈惠堂參拜瑤池金母、九天玄母以及觀音媽。

法鼓山農禪寺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牆-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之梵名為『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持業釋,vájra(金剛)表譬喻來修飾chedikā(能切斷),即『如金剛般能切斷一切煩惱魔障』,

整個詞組再來修飾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意謂般若波羅蜜多如金剛般能切斷一切煩惱魔障,

略稱「金剛般若波羅密(vájra-prajñāpāramitā)」亦可表現如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金剛(vájra)

『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金剛(vájra)』能斷一切(破邪顯正)而本身不受摧壞,

乃為堅固不壞之真如實相,離顛倒夢想而度一切苦厄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屬大般若經九會為一切如來實諦眼即『金剛眼(Vajradṛṣṭī )』而觀照般若見十會實相般若

 

(斬斷一切的空之境界無垢識)

色即是空,色即是五蘊,也就是空不離色,諸法實相的真理(稱為空性)不離一切事物現象(色法),

藉由觀照般若而可直觀見到一切事物現象之真相,如科學家客觀來觀察事物現象、

思考實驗、數學推理,得到背後的數學方程式,即究竟實相

這就超越《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所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之限制,

不帶有主觀以臻能(智)所(理)俱泯,即能直觀空之境界(諸法實相之真如境界)的無垢識。

以金胎一如而言,以金剛智照見胎藏理,理智一如即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

法鼓山農禪寺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牆-

 

觀自在菩薩即「Vajradṛṣṭī(金剛眼,女性名詞)菩薩」,她的真諦眼能透見諸法實相,摧斷一切魔羅障礙度一切苦厄。

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度一切苦厄,

所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即「活在般若波羅蜜多=能(智)所(理)俱泯金剛智照見胎藏理,理智一如即般若波羅蜜多」

又所觀照之實相般若即大般若經第十會實相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闡述「一切諸法自性法性清淨」。

法鼓山農禪寺之水月道場之妙色蓮-「譬如妙色蓮,處泥常清淨, 貪瞋癡本性,無染亦如是

 

 所有一切法,應如是觀察, 諸法本清淨,當滅諸煩惱。常在諸三昧,成佛一切智,證如是法已,是名觀自在。

 於水月道場以法波羅蜜正思維般若理趣十七清淨句:

妙適(surata)清淨句是菩薩位,慾箭(ragavana)清淨句是菩薩位,觸(sparsa)清淨句是菩薩位,

愛縛(snehabandhana)清淨句是菩薩位,一切自在主(sarvaisvaryadhipatya)清淨句是菩薩位,

見(drsti)清淨句是菩薩位,適悅(rati)清淨句是菩薩位,愛(trsna)清淨句是菩薩位,慢(garva)清淨句是菩薩位,

莊嚴(bhusana)清淨句是菩薩位,意滋澤(manohladana)清淨句是菩薩位,光明(aloka)清淨句是菩薩位,

身樂(kayasukha)清淨句是菩薩位,色(rupa)清淨句是菩薩位 ,聲(sabda)清淨句是菩薩位,

香(gandha)清淨句是菩薩位,味(rasa)清淨句是菩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