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Binah

Binah,偉大的母親,偉大的海洋,從她的子宮孕育出有形萬物,

她把無組織的純粹之光編織成各種生命形態,如是,她被稱為賦育之亮母。

然而,給予形態代表無法擁有無形般的自由,擁有邊界,意味擁有界限,意味終有一天,它會消散。

形態組織生命,同時形態限制生命,故此這為極大之嚴厲,偉大的母親則處於嚴厲之柱的頂端,賦予不可避免的死亡。

她是不育之黑母。

Binah 被土星所象徵,土星代表限制時間死亡,這些都是Binah 不育之黑母的面向。

(註解:http://blog.xuite.net/yoketsu/izumo/246679406「Sāturnus」=「Kronos」而混同時間之神「Chronus」

由於時間與壽命的關聯性而與死亡有關,

至於限制則是來自Kronos吞食其子的神話象徵而來(吞與產也是相反之寓意)。

也就說Binah(בינה)之所以與時間扯上關聯性是因為她象徵「土星(Sauturn)」。

另一方面在希臘神話中「Kronos」揮下手中的鐮刀閹割了Uranus之神話也具有時間與空間誕生之寓意

不僅使得Uranus與Gaia分離,隨之也使「空間」與「時間」誕生了出來,令「死寂的世界活了過來」。

首先對於「空間」,這可憐的Uranus,身體被閹割殘害後痛不欲生,就逃向「頂端」,

因此,他就這樣牢牢地黏在天頂,讓空間在分隔天空與大地的同時,也獲得「自由」;

至於「時間」, 幸虧空間已經自由自在了,那些孩子們-此處,

也就是Titans-他們也能夠從大地裡出來了。

可以說,未來,這個不久前還因為Uranus壓住Gaia而被堵住的未來,從此展開了。

從此,將至的世世代代,都活在當下現在。兒女,在這裡同時象徵生命與歷史。

生命與歷史,也是運動和打破死寂的平衡,伴隨而來則是紊亂脫序、開放無窮的可能....。)

如是在形態的世界,死亡隱含在生命之中,給予生命者即給予死亡,而死亡將使靈魂回歸無形靈性之界。

Binah 為物質之源,但物質的果實到了 Malkuth 才成熟,

如是 Binah 被稱為王座,Malkuth 為皇后,皇后坐於無可移動的王座之上。

Chochmah的意思是智慧,它知道這的本質,那的本質,這就是這,

那就是那,一切在它的面前直線般的清楚明白。

而Binah 的意思是理解,在 Binah 眼中,一切再非直線,這與那有關係,這再非單純是這,

那也再非單純是那,它承受著它們的同時存在,它被稱為理解。

在形成之書,Binah 被稱為信仰之源,the root of Faith,信仰源於理解。

聖母瑪利亞以童女之身誕下耶穌,Binah 同樣孕育萬物而仍然貞潔,

它不在它所創造的萬物之間,而永遠在萬有之後,

故此在形成之書它被稱為聖化之智能,聖化代表神聖與保持距離。

我們記得神聖大三角皆為無形,而分隔開無形與有形的,是深淵,the Abyss,t

he Abyss 不止分開了有形與無形,也讓有形遺忘部份的靈性。

Dion Fortune 在 Binah 這一章又插述了能量相關的描述,

她說在性愛之中,男性給予物質上的精子,而讓女性懷孕,因為男性在物質層面是積極的,

但男人不自覺的是,在性愛之中,是女性給予男性情感上的精子,因為男性在星光層面是被動的。

Binah 的靈性經驗為悲傷之景,Vision of Sorrow,Dion Fortune 說,

這不免讓人聯想起聖母在耶穌釘十字架下的哭泣,還有佛陀說諸漏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