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下鴨神社-「流しびな」

下鴨神社

在桃之節句三月三日這一天,京都市左京區的下鴨神社舉行以清水祓除災厄的「流しびな(流雛)」。

以和紙作成的雛人形(雛人偶)作為人的替身,將厄穢轉移至雛人偶以祓穢,

然後將雛人偶放在秸稈所編成的小舟上,於祭祀「瀬織津姫命」的御手洗社前御手洗川放流。

藉此祈禱孩童無病消災。

根據『大祓詞』藉由鎮坐於發源自高山、低山之急流川瀬的瀬織津姫神(天照大神荒魂神)之力,

將罪穢放流之大海之外。

次由河水注入海口的禊祓之女神 -「速開津姬」捲起渦流將厄穢沉至海底。

再由「氣吹戶主藉由風濤之力將這些厄穢吹散至根之國。

最後由鎮坐於根之國的女神「速佐須良姬」,將這些被吹散至根國的罪穢全部消滅。

以上四柱女神即為將罪穢全部消滅,使吾等得以清淨的「祓戸大神」。

鴨川是潺流在京都的河川。下鴨神社因在其下游因而得名,根據下鴨神社傳說,

玉依媛命在鴨川進行「禊」,即淨化自身的時候,發現從上流飄流過來紅色的箭。

她拾起箭,放在地上,那隻箭突然變為男神。兩人於是共枕.之後玉依媛命生下一子-「賀茂別雷命」。

因為這則神話,下鴨神社自古即被視為戀愛、婚姻、安產育子的神,受到信仰。

下鴨神社的祭神即為「賀茂別雷命」之母-「玉依姫命 (たまよりひめのみこ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