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京都白峯神宮 七夕小町踊

白峯神宮

祭祀精大明神的白峯神宮於七夕舉行例祭「精大明神例祭」,

(精大明神為平安時代,蹴鞠球技大成的公家-飛鳥井家(なつみ的先祖?)的守護神。)

由20名少女跳踴傳統舞蹈「七夕小町踊」、「織姫舞」。

「小町踊」原本是奈良時代,大和朝廷宮中的行事,

在陰暦七月七日晚上舉行乞功奠(きこうでん),向織姬乞巧,祈求手藝進步,

在供上祭品後,宮內公卿詠唱「和歌」,舞女們則獻上舞樂,這就是「小町踊」的起源。

宮廷的七夕行事也傳至民間,民間女子為了也能祈求手藝、才藝的進步,紛紛在七夕這天舉行乞巧祭事。

元祿時代西陣界隈(機織城鎮)的少女特別熱衷七夕乞巧,

在這一天穿上西陣織的着物,於鎮上唱歌跳舞遊行,這個民俗活動一直流傳至今。

前段為「七夕小町踊」,之後於神楽殿則為牽牛與織女的「織姫舞」,

結束後,牽牛與織女一同參與少女們的「七夕小町踊」,饒著掛著寫上心願短冊的笹竹踊舞。

白峯神宮的主祭神為日本三大御靈菅原道真、平将門之一的崇徳上皇。

元永二年(一一一九)~長寬二年(一一六四)。四十六歲,日本第七十五代天皇「崇徳天皇」,也稱讚岐院。

五歲便即位,父皇(鳥羽天皇)妒其才能,屬意讓位給其弟(近衛天皇),

間接引起保元之亂。後流放讚岐國香川縣,懷著怨恨而崩於該地。

百人一首收錄他所作和歌「瀬を早み 岩にせかるる 滝川のわれても末に 逢はむとぞ思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