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欲調世間,未為清淨法。云何清淨法?謂大欲大樂。」金剛頂瑜伽第六會名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瑜伽,於他化自在天宮說。此經中說普賢菩薩曼茶羅,次說毘盧遮那曼茶羅,次後說金剛藏等,至金剛拳菩薩及外金剛部,說般若理趣。一一尊具說四種曼茶羅,各說引入弟子儀,授理趣般若波羅蜜多法及受四種印法,品中各說求世間出世間悉地法。

如此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即成大安樂天,金剛手菩薩頌曰:「
此大安樂天, 是聖曼拏羅,安住若虛空, 金剛寶常照,
嚴淨而無垢。 四方與四門,具四禰踰賀, 尾提殊妙相,
諸天等恭敬。 微妙寶莊嚴,具足半月相, 金剛普照耀,
懸種種寶鈴, 珠纓與明鏡,光照無窮盡, 種種妙花鬘,
幢幡并傘蓋, 大樂金剛等,諸菩薩稱讚, 是諸佛境界,
金剛眾所居, 號摩尼勝寶。於此寶宮中, 大樂而安住,
薩埵性清淨, 是金剛大樂,即是普賢身, 金剛手大主。
常住三摩地, 決定金剛性,如是眾方便, 勤行菩薩道。
為利眾生故, 號金剛薩埵,亦名降魔主, 亦名一切智。
是金剛贊拏, 亦名金剛手,亦名如來部, 亦名金剛部,
蓮花及寶部, 大樂羯磨部,亦名諸解脫。 了三時無礙,
亦號三有尊, 亦為勝三世,三界中最勝, 一切處為最,
具聖財堅固, 心所願所行,諸作皆如是。 從初大菩薩,
施根本大樂, 處妙蓮花上,跏趺坐三昧, 即現勇猛勢,
戲擲金剛杵, 眾賢聖圍遶。成就大樂故, 清淨諸煩惱,
調伏有情界, 一切法圓滿。最上尊三昧, 諸佛所護持,
印法清淨故, 成金剛薩埵。行諸大方便, 大福所增長,
攝平等智印, 最上大心明。是為大福聚, 阿闍梨所行,
亦復皆如是, 所作諸成就,決定皆獲得, 最上大樂法。
金剛大祕密, 堅固三昧法,能成一切事, 一切義亦然。
無初無後故, 是名為根本,如心之所欲, 隨諸境界生,
皆受而不著, 歸於勝義智,即諸佛境界, 圓融法性故。」

又依十七清淨句所對應金剛手與十六尊金剛女菩薩所成之大樂金剛曼荼羅,四方圍繞大樂金剛女(欲金剛女)、觸金剛女、愛念金剛女、欲自在金剛女;四隅有四內供養金剛女——妙樂(香)、大樂(華)、佛眼(燈)、吉祥(塗);外四隅則有四外供養金剛女——戲、鬘、歌、舞,四門則有四攝金剛女鉤、索、鏁、鈴。如是由此十六尊女菩薩,歷十六大(女)菩薩生而成正覺——得名持金剛佛,也就是本初如來金剛總持,其身為青色。

也是大自在天之身色,表虛空。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