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珠院所供奉的「たらちね観音」。「たらちね」的漢字寫作「垂乳根」意思是「母親」,「たらちね観音」即「慈母觀音」,也就是觀音母・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亦名白處尊(Pāṇḍara-vāsinī),她是蓮華手院的諸觀音之母、蓮華部的佛母,也被稱為白衣佛母(Pāṇḍarā)。_waifu2x_photo_noise0_.jpg)
在漢傳佛教中,她被奉為授子之女性本尊,而被稱為慈母觀音。天台密教之《入真言門住如實見講演法華略儀》(圓珍所撰)則說明「觀音母白處尊」(Bhagavatī-pāṇḍara-vāsinī)能令欲求生男之女人,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欲求生女之女人,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圓珍(814-891)舉《大日經疏》說明這是「觀音母白處尊能生諸佛功德以為莊嚴法身」使然。圓珍是入唐八家之一,因此可說在唐代已有蓮華部母白衣觀音能保佑婦女妊娠,生下福智端正之子的信仰,華人信仰的送子觀音為白衣觀音,可說其來有自。

又由於蓮華部母白衣觀音也代表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因此她身上代表諸法實相之妙法白蓮華的白衣也被解釋為「胎衣/胞衣」,如天台密教的澄豪(1049-1133)所撰的《總持抄》就說明白衣觀音之「白衣」(pāṇḍarā)為「胞胎藏」、「胞衣」意義,梵語為「Aparā」。《總持抄》解說如下:「白衣者,胞胎藏義也。一切衆生本有之時。皆悉依胞衣禦寒温除毒氣,不壞肉身,成立五位轉得。成佛之時爲天蓋。」(天蓋即大白傘蓋也是佛母之名),在此白衣等同八葉蓮華胎藏之大悲胞胎藏,具有五位轉得(一通達菩提心,二修菩提心,三成金剛心,四證金剛身,五佛身圓滿)即身成佛之如來藏意義。將白衣觀音之白衣為「胎衣/胞衣」之詮釋,也進而加強蓮華部母白衣觀音被遵奉為授子觀音的象徵。

光珠院所供奉的「垂乳根觀音」,胸乳高大豐滿,哺育孩子,眾生即是她的孩子也就是佛子。

大日密教以女尊代表三摩地,金剛頂瑜伽密教中女尊代表般若波羅蜜多,日本密教祖師弘法以女尊代表慈悲,正是《究竟一乘寶性論》所云:「大乘信為子,般若以為母,禪胎大悲乳,諸佛如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