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量子物理(Quantum physics)與量子化學(Quantum chemistry)

量子物理(Quantum physics)和量子化學(Quantum chemistry)都是研究微觀世界的理論和方法,但是她們的重點和應用有所不同。 
量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等微觀粒子的性質和相互作用,以及這些粒子所形成的物質和現象的規律。量子物理的研究對象包括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疊加態、量子糾纏、量子隧穿效應、量子相幹性等等。而量子化學則是運用量子力學理論和方法研究分子的電子結構和化學反應,以及分子的光譜、熱力學性質等等。量子化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分子中電子的分布、化學鍵的形成、反應動力學、反應中間體等等。因此,雖然量子物理和量子化學都建立在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理論的基礎上,但她們的研究內容和應用有所不同。量子物理更側重於粒子的性質和相互作用,而量子化學更側重於分子的化學性質和反應。
進一步而言,量子物理和量子化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也有所不同。量子物理研究的對象通常是單個粒子或者少數粒子的性質和相互作用,因此需要使用粒子的波函數和量子力學方程來描述和計算。量子物理的實驗方法也常常需要使用精密的光學和電子學技術,例如雙狹縫干涉實驗、量子隧穿顯微鏡等等。而量子化學則需要研究分子中多個電子的相互作用和運動,因此需要采用量子化學方法對分子進行計算和模擬。量子化學的方法包括分子軌道理論、密度泛函理論、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等。同時,量子化學的實驗方法也與化學實驗有關,包括分子光譜、核磁共振等等。 在應用方面,量子物理和量子化學也有所不同。量子物理的應用包括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傳感等等,這些領域都是利用量子物理的規律來實現特定的功能和任務。而量子化學的應用則主要涉及到材料科學、藥物設計、催化反應等等化學領域,將量子化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於化學實踐中,以提高化學反應的效率和選擇性。
 總之,雖然量子物理和量子化學都是基於量子力學理論的研究領域,但她們的研究內容、方法和應用都有所不同,互相補充和支持,在不同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