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新竹參拜觀音媽

昨天前往新竹參拜,巧遇新竹觀音亭(竹蓮寺)前舉行「庶民起義挺韓國瑜」的活動,

人民為了自己的未來發聲,推翻禍國殃民的蔡政府,聲援韓國瑜當選!令人肅然起敬!

於觀音亭參拜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希冀觀音媽成就庶民心願,救苦救難、度一切苦厄。

竹蓮寺的觀音菩薩像有三尊,頂戴五佛冠,人稱大媽、二媽及三媽,大媽金身為泥塑、二媽、三媽金身則為木雕。

大媽為現址蓋廟時泥塑之鎮殿媽。二媽是由中國浙江南海普陀山法雨寺分香,

恭請二媽及高僧至現址點地理蓋廟,據說最為靈驗。三媽最古,已有300多年歷史,

是康熙年間農民原先所蓋之觀音亭而來至竹蓮寺,緣起為三媽多人膜拜而決定遷至竹蓮寺現址,聞名臺灣。

中國浙江南海普陀山觀音信仰可說自南印度南海「補怛落迦山(Potalaka)」的觀音信仰之移植,

大乘教的《華嚴經》<入法界品>善才童子第二十七參為參訪觀世音菩薩,經中提及:「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落迦;

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所住聖地為補怛落迦,

梵語為「Potalaka」意義為「光明山」彼山樹華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門示現,她在此說「布施」、「愛語」、

「利行」、「同事」等四攝行事,救度有情,離種種苦難、怖畏、惱熱、險道,

常息一切眾生惡,長一切眾生善。善才童子於此得觀世音菩薩教誨『大悲行解脫門』。

「補怛落迦山」現實地理位置,依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得知補怛落迦山即印度南端Malaya山以東的Papanasam山,

Papanasam的意思為「消滅罪惡」,現在為性力教信仰之地,觀世音菩薩即成為大自在女神、消滅一切邪惡的難近母

唐密祖師金剛智(661-732)為南印度摩賴耶國人,靠近觀音信仰聖地「補怛落迦山」,

從補怛落迦山渡過南海可抵達獅子國即現今的斯里蘭卡。

金剛智的弟子不空阿闍梨(705-774)曾奉皇帝旨意給師子國送國書,度南海時遇”大黑風,眾商惶怖",

這時不空阿闍梨行金剛頂瑜伽密法,"右執五智菩提心杵,左持般若佛母經,作法加持,誦大隨求"

誦大隨求經一遍即風平浪靜,女尊大隨求菩薩即觀世音菩薩變化身,

《般若佛母經》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乃觀世音菩薩講述般若波羅蜜多之經典,

可見觀世音菩薩在南印度亦有守護南海海運之職能。

南印度南海「補怛落迦山(Potalaka)」不知何時被移植到中國浙江南海普陀山,

成大歷史系教授陳玉女認為「若就《大唐西域記》出爐之後,補怛落迦觀音道場之相關文獻陸續出籠的此一氛圍思考,

唐中葉以後似乎有意於中國境內尋獲一處可以比擬南印度補怛落迦(Potalaka)之觀音聖山,

祈求庇護往來於環中國海域之商人、旅人或濱海為生之漁民、住民安全的這種可望逐漸增強。」

由於南海觀世音菩薩為守護海上航運之女神,所以台灣先民自中國大陸渡海來台灣,

祈佑觀音保佑也是自然而然了,竹蓮寺的匾額大海慈雲也可說南海觀音作為航海女神信仰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