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妙善公主修行日

今天參拜淡水龍山寺、寶藏巖觀音亭等觀音寺院。中國本地化千手觀音之本生故事《妙善公主故事》廣泛流傳後,農曆2月19日被華人公認為妙善公主的生日,之後包括她的成道日農曆6月19日與正式帶髮修行之日9月19日也陸續被制定了出來。關於妙善公主的名字,漢字「妙」即「美妙少女」,「善」即吉祥、美德、美好的事,所謂「百善孝為先」,又與『妙善』之名對應的梵文有『Bhadrī』、『Susrī』、『Sukuśalā』,備具眾德、自利利她即為『妙善』。
妙善公主=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亦名大悲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成為妙善公主成道的女性菩薩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妙善公主證道成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本生故事,乃是唐聖曆(西元六九九年)於長安終南山靈感寺,天神向道宣律師講述妙善證道成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本生故事,釋道宣令其弟子釋義常載錄此故事,傳刻於河南汝州香山上的香山寺中,到了北宋元符二年(西元1099年),通義大夫同知樞密院蔣之奇(西元1031-1104)聽聞香山寺方丈懷晝所述,將此妙善公主故事潤色撰文作『香山大悲菩薩傳』,由書法名家蔡京(西元1046-1126)書寫,刻於石碑之上,這就是河南汝州香山寺所立『香山大悲菩薩傳』碑的由來,不久後於北宋崇寧三年(西元1104年)由杭州西湖上天竺寺僧道育刻『香山大悲成道傳碑』,杭州西湖上天竺寺所祭祀主尊為密教的女尊白衣觀音菩薩,於是妙善公主與觀音母白衣觀音習合。
白衣觀音=妙善公主

杭州西湖上天竺寺信仰的白衣觀音源自唐密的女性菩薩「白衣觀音(Pāṇḍara-Vāsinī)」,至於創建由來有個著名的白衣觀音傳說,據傳吳越國王錢穆夜夢白衣女子告訴他,只要心存慈悲,她就會保佑錢穆及他的子孫, 並且說過了二十年的時間,便可在杭州天竺山找到她。及至錢氏登基成國王後,又再度夢見同一女子, 此時, 她要求一個立足地,如果錢穆應允,便成為吳越國的守護女神。於是錢氏到天竺山, 接著發現山上供奉著白衣觀音,他則資助寺院,重建成「天竺看經院」,此乃天竺寺的前身, 為全國観音信仰裡,最重要的一個朝聖中心,觀音母・白衣觀音也在此成為所有観音的本尊。在唐密之後,十世紀宋代密教又傳入許多金剛頂瑜伽的白衣觀音儀軌外,並且還有全為女尊(包括女性之觀世音菩薩)的金剛秘密曼荼羅的經典也正式翻譯出來,學者考究這些宋密之經軌後來也流傳至民間影響宋代道教與民間宗教。


妙善公主的聖地河南汝州香山寺,在開封落入金人之手後逐漸式微,杭州於西元1138年南宋首都,西湖上天竺寺成為當時觀音信仰的朝聖中心,將妙善公主故事廣泛流傳民間的《香山寶卷(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就是出自西湖上天竺寺普明禪師之手。根據我手上清代同治版的《香山寶卷序)》(中華民國四十六年於台灣重刊):


書中「此”上”人」是「此”土”人」之誤,即「吾觀此土人,與觀世音菩薩,宿有因緣,就將菩薩行狀略說本末,流行於世,供養持念者,福不唐捐。」即藉由妙善公主得道成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之故事來廣傳觀音信仰於民間,又根據序文《香山寶卷(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成書於北宋崇寧二年(西元1102年)由西湖上天竺寺普明禪師所撰,而如前述西湖上天竺寺所信仰的觀世音菩薩是密教的女尊白衣觀世音菩薩,

也更加令中國廣傳以觀音母白衣觀音為觀音本尊之信仰,又《香山寶卷(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文末有一偈:「莫道女身不成佛,功成行滿證金仙(金仙即佛陀),此藉因緣已說全,古鏡重明照太平」妙善公主以女身成就女佛菩薩,不像歧視女性的顯教還要轉男身,這是唐密與宋密即身成佛的思想。(先寫到這邊)

南無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