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普濟寺參拜觀音菩薩

台北市華音街上的普濟寺參拜觀音菩薩,台灣常見媽祖廟往配祀觀音媽,

同樣觀音寺也常配祀媽祖,此台灣廣受信仰的二女神彼此可謂是表裏一體 ♀。

普濟寺也同樣配祀天上聖母媽祖。

前往佛陀教育基金會圖書館結緣《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華嚴)》,

在四十華嚴第十六卷觀自在菩薩章,最懂得傾聽天地間的一切音聲,當屬大悲觀自在菩薩。

善財童子第二十七參來到巖谷林泉,參訪悲心深厚又自在逍遙的大悲観自在菩薩。

「海上有山眾寶成,賢聖所居極清淨; 泉流縈帶為嚴飾,華林果樹滿其中。

最勝勇猛利眾生,觀自在尊於此住; 汝應往問佛功德,彼當為汝廣宣說。」

在《華嚴經》的描述中,大悲観自在菩薩是在「補怛洛伽山(Potalaka)」上,

以泉流縈映、草木林立的地方為居所。

補怛洛伽山中布滿著香氣氤氳的小白華樹;小白華樹的白色小花形象清雅可愛、香味怡人;

花木扶疏,草地柔軟,山清氣爽,泉流漫漫,水面映現著大自然的天光雲影,只要進入巖谷林泉,

清新自在的恬適意境,讓人極易頓忘入我,心神開朗。

然而要進入這世外桃源,見到與林泉相伴的大悲観自在菩薩,必須先穿越在西邊象徵肅殺的嚴峻山谷。

巖谷是由峻山、河流所圍繞,在險峻高山的低陷處,是以難以進入的險道,

必須跋山涉水,通過重重險阻才能到達大悲観自在菩薩的桃花源。

《華嚴經》中的大悲観自在菩薩,古德認為此空間是慈悲利眾的意義,也就是說,

大悲観自在菩薩藉此空間形象,讓善財童子體悟,要獲得內心的自在逍遙,

必須先穿越高山險阻的嚴峻考驗。嚴峻的考驗,不只是自我生命歷程中的考驗,

更包括悲憫她人時的嚴峻考驗。

唯有自在逍遙的清淨心,才能承擔真正慈愛的大悲心。

就像《心經》裡的觀自在菩薩,之所以能「度一切苦厄」,就是因為具有「照見五蘊皆空的般若智慧」。

大悲觀自在菩薩的慈悲之心是恆常不斷的,她的慈憫,不僅因於眾生外顯的可憐無助而悲憫,

更是因於她聽到眾生內在痛苦的聲音,大悲観自在菩薩能夠穿透眾生的表象,

以廣大寬厚的慈愛,包容眾生隱藏在內心的巨大黑暗面相。

大悲観自在菩薩之所以能聽盡一切音聲而悲心深厚,是因為她的心境凝定,

具有清境自在的般若智慧,而達到法華經所言妙音觀世音之境界,

故能聽見眾生未表達,或是眾生自己也未曾察覺的內在聲音。

以安定的心救護眾生,恆常悲憫而不會彈性疲乏;以般若智慧觀照一切眾生,

了知一切對境都是因緣和合的幻化,沒有能所對立的分別。

而大悲觀自在菩薩在度眾的過程中,眾生不再是眾生,是內在於我而與我同體的幻化對境,

所以不忍同體與我的眾生受苦,又深知一切皆是幻化,故而不會陷溺在情感起伏擺盪知中,

隨順眾生根機和境遇,神形自在地攝利眾生,感同身受而又超然自在:

《華嚴經》「能於一切眾生中,平等大悲同一味,一智同緣普救護,種種苦難接消滅」

 《妙法蓮華經・普門品》當中,觀世音菩薩是聞聲救苦的形象,

眾生有難,只要至誠懇切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

觀世音菩薩必然尋聲而至。《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的觀自在菩薩,

重在彰顯觀自在菩薩「觀五蘊自性皆空」的般若智慧。

而《華嚴經》責將這兩種特質結合起來,直接名為「大悲」-「觀自在」,

將觀音菩薩的大悲、平等、自在、普陷等特質一起展現:

「菩薩最勝神通力,反覆大地不為難,又能乾竭於大海,令大山王咸震動。

聖者菩薩大名聞,號曰大悲観自在。」-《華嚴經》

大悲観自在菩薩因其同體大悲,故就眾生而居象徵危難之處的巖谷;

以其清涼自在,展現出巖谷林泉的清淨恬適。

大悲観自在菩薩遍隨眾生機遇,「應以何身得度者,即陷何身而為說法」,

觀眾生音聲使之解脫,即是觀世音;若就三業攝化而言,即是觀自在。

 清涼觀自在化作大悲觀世音,是從寂滅的自我完成者,轉變為菩薩的大悲情,

「大悲」ー「觀自在」的雙重意涵,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當中,

以位居參訪的正中間第二十七參而表現出來,象徵了上下迥項的樞紐:

上球佛道與下化眾生,凸顯了「觀自在-觀音」是空有、性相、體用、

真俗不二的悲智圓融,深刻地體現華嚴的圓融精髓。

途經日治時代留下的台北州知事官舍的市長官邸而參觀了一番,

而慈母哺乳像也令我想起神話學大師Joseph Campbell所言的神話基本形象就是母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