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金胎一如修驗一體

『鬼神童子ZENKI』女主角役小明之先祖為賀茂役君小角,賀茂家為統領葛城山東麓之豪族,

具有司祭者之家的性質。役小角不僅活躍於葛城山系,也活躍於金峰,

這是以役小角代表在葛城山等地擁有大勢力的原始修驗道團。

也就是金峰的勢力擴及於大峰全體,葛城之勢力大增,進而加上真言密宗思想,

因而以大峰為胎藏,以葛城為金剛界,作為金胎不二之曼荼羅。

又,以葛城為法喜,是出自『華嚴經』之思想。

舊譯『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載云:「東方有山,名曰金剛。山有菩薩,號曰法喜」,

『唐招提寺略錄』云:「次入葛城領為金剛山。此山華嚴會所法喜菩薩出現之靈境。」

混合以上種種思想,即如修驗道之『金峰山秘密傳』所說:「役優婆塞此法喜菩薩應現也」。

至於賀茂役君小角之血統可追溯至「倭大物主神」

而大物主神乃素戔鳴尊之子孫

(可見祖傳的雙馬尾)

「大物主」亦「大鬼主」,乃主宰「モノ」之神。

血脈:素戔鳴尊------>大物主------>賀茂役君小角------->役小明。

至於役小明自先祖役小角所傳承『修驗法』之法脈,

乃役小角親承龍樹(龍猛)菩薩傳授之修驗法「金胎一如修驗一體之奧祕」,

即金胎不二大日以及修驗與真言密教(金剛輪)不二,

以密教之教理結合修驗的世界,以及日本的原始自然信仰(山岳神道)。

法脈: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樹(龍猛)菩薩--->役小角---------->役小明

一直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