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宗教博物館

第二次去宗教博物館,記得上次去宗博館是伊勢神宮式年遷宮之前一年(笑)

為了看伊勢神宮內宮皇大神宮的模型而與家妹一同參觀XD(照片中央即皇大神宮之模型)

這次的話,就算是為了看當期特展《絕品的分身術-移動的敦煌》,

其中照片中的左上圖就是《觀音菩薩的故事》介紹的敦煌畫之複製畫(珂羅版),因緣際會就跑去看展了w

這張圖的右邊則是反彈琵琶,對岸的畫家曾浩之敦煌飛天系列,也有張反彈琵琶之創作,相當美艷。

照片下方是千手觀音壇城,照片中最右邊之下方為般若菩薩,

中間右下方為度母,中間左下方則為白衣觀音與準提觀音。

順便提一下,白衣觀音的梵名為「Pāndara vāsinī」,Pāndara 是白淨、白潔的意思,

即清淨如來藏如白色的妙蓮華,vāsinī則是有「處於~的女性」或是「身穿~的女性」,

因此有白處女尊菩薩、白衣女尊菩薩之譯名,可與之比較的是「avadata-vasana」,

「avadata」只有白色而無「白淨」、「白潔」的意思,vasana是「身穿~的人」,

所以為「白衣者(avadata-vasana)」,也就是佛教中的在家居士的意思。

印度人一般皆以鮮白之衣為貴,故僧侶以外者皆著用白衣,

從而指在家人為白衣,佛典中亦多以「白衣」為在家人之代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