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像大社ワカメ(海帶芽)裝袋作業

宗像大社

宗像大社的巫女們於本月五日舉行獻給日本皇室的ワカメ(海帶芽)裝袋作業。

這些海帶芽是在三月上旬於玄界灘和響灘 交界附近的地島周邊採收,

經過曬乾塗上地島產的椿油加工,共有二十公斤奉納於宗像大社,

在這一天巫女們將其中的六公斤的海帶芽分成一百克一一裝袋~。

宗像大社之祭神為田心姫神、湍津姫神、 市杵島姫神。

為天照大御神與素戔鳴尊姊弟誓約所生之女兒。

在《日本書紀》中素戔鳴尊在前往根國之前來到高天原拜訪姊神天照大御神,

身為暴風神的素戔鳴尊昇往天國之時,引發大海震盪、山岳響鳴,

由於天照大御神認為素戔鳴尊是個素行不良的弟弟,當知曉弟弟前來拜訪。

受驚說「吾弟之來,豈以善意(よきこころ)乎?謂當有奪國之志歟!夫父母既任諸子,各有其境。

如何棄置當就之國,而敢窺窬此處乎?」

認為一定對自己不懷好意、別有居心。

因此,天照大御神武裝起來嚴陣以待,為了向弟弟表現威嚇的效果, 她用力踩踏庭園的地上,

以致雙腳陷到土裡,至她的大腿處, 然後再以雙腳踢散,使土如雪花般飄散,

以如此勇猛的姿態面對素戔鳴尊。 素戔鳴尊見到姊神以如此強硬態度面對自己,

立即表示自己並非黑心而是「赤心(きよきこころ即清心)」。

素戔嗚尊如此說道:「吾元無黑心(きたなきこころ),但父母已有嚴敕,將永就乎根國。

如不與姊相見,吾何能敢去?是以跋涉雲霧,遠自來參。不意,阿姊翻起嚴顏。」

此處的「阿姊」訓為「なねのみこと(親姊)」,即「那禰命」。

吾弟訓為「あがなせのみこと(親弟)」即「我那勢命」。

這對姊弟可與イザナギ與イザナミ兄妹比較,

イザナギ稱イザナミ為「愛我那邇妹命( うつくしあがなにものみこと )」即可愛的吾妹,

イザナミ則稱イザナギ為「愛我那勢命( うつくしあがなせのみこと )」即可愛的吾兄。

又古語中妻子也稱丈夫為「勢(せ)」,丈夫稱妻為「妹(いも)」。

「いもせ(妹兄)」是兄妹、夫妻,記紀神話最初的「妹背(いもせ)」也就是イザナミ與イザナギ。

言歸正傳,素戔嗚尊為了向姊神天照大御神証明自己的「真心(まごころ)」而無「邪心(きたなきこころ)」,

而與姊在天安河誓約共同生子,宗像三女神就是由天照大御神與素戔鳴尊姊弟誓約所生之女兒。

之後,天照大御神命令她們降臨至筑紫洲。 告誡她們「汝三神宜降居道中,奉助天孫,而為天孫所祭也。」

領受母親命令的三女神便從天而降,來到宗像這塊土地,即現在的宗像大社。

另一說,天照大御神令三女神降臨宇佐嶋,即現在宇佐八幡宮所祭祀之姫神, 現在則居於北海道中。

宗像大社分為九州本土(邊津宮)及大島(中津宮)、玄界灘的沖之島(沖津宮、奧津宮),

其中市杵島姫神坐邊津宮、湍津姫神坐中津宮、田心姫神坐沖津宮。

三地自古以來就是連結九州與朝鮮半島的海上交通要地, 因此,宗像三女神即為大海與航道乃至道路、

交通的守護女神。 三女神又稱為「道主貴(みちぬしのむち)」為司掌道路的「尊貴的道路之主」。

宗像三女神中的田心姫神(たごりひめのかみ)亦名「多理紀毘売命」,

在古事記記載為大國主命之妻,出雲大社之「筑紫社亦祭祀此女神。

市杵島姫神則在神佛習合的信仰下與弁財天習合,廣受崇拜而為三女中知名度最高之女神~

相較下湍津姫神(たぎつひめのかみ)則較為影薄了.....

祭祀湍津姫神的中津宮位於玄界灘海上12公里處的筑前大島,與祭祀市杵島姫神的邊津宮遙遙相望。

在筑前大島流傳著七夕傳說,中津宮境內也有"天之川"與織女神社、牽牛神社。

甚至湍津姫神也因此以締結姻緣的女神而聞名呢。

話說回來在奈良時代就有將天照大神與素戔鳴尊舉行誓約的天安河與七夕傳說的天河習合為同一呢~

萬葉集4125首「天照らす 神の御代より 安の川 中に隔てて 向ひ立ち 袖振り交し 息の緒に 嘆かす子ら

渡り守 舟も設けず 橋だにも 渡してあらば その上ゆも い行き渡らし 携はり うながけり居て

思ほしき 言も語らひ慰むるはあらむを 何しかも 秋にしあらねば 言どひの 乏しき子ら うつせみの

世の人我れも ここをしも あやにくすしみ

行きかはる 年のはごとに 天の原 振り放け見つつ 言ひ継ぎにすれ」

天照大神(太陽女神)時起,便有安川(高天原的天安河,此指為銀河)相隔 相互揮舞衣袖

傾注生命思戀 嘆息不已的人啊 渡夫不準備渡船 只有從橋上渡過 攜手緊緊擁抱相互傾訴衷心

驅散心中哀傷 為什麼要到秋天(七夕原舊曆七月七日) 才能短暫相聚 

讓世人難以理解 歲月循環不斷 年年仰望高天原(天空) 講述這個傳說。

「天の川橋渡せらばその上ゆもい渡らさむを秋にあらずとも」

天之川有橋渡,從橋上渡過,不應只在秋天。

「安(やす)の川こ向ひ立ちて年の恋 日(け)長き子らが妻どひの夜(よ)ぞ」

隔安川相望,思戀一年的人,在今夜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