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皐月

日本稱陰曆五月為「皐月」亦沿用於新曆。

中國古代亦有稱五月為「皋」,同時帶有「水田」之意, 日本取用此義,意謂五月開始春耕插秧。

又漢字「皐(さ)」,日本解釋作「向神明獻奉稻作」,作為五穀豐收神事的解釋,

日本古來於五月時,便會迎請田神光臨接受祀奉,以祈求該年豐收。

英文5月名稱「May」可能源自羅馬神話豐收繁殖的大地女神「Maia」。

「Maia」的祭典是在每年的5月,人們在5月1日向她獻上祭品。

據說這也是「May Day」的由來之一。

最後,提一下鬼龍院皐月~

「皐」正字為「皋」。

皋,此字當訓澤邊地也。從白。白者,日未出時,初生微光也。壙野得日光最早,故從白,從本聲。俗字作臯。

所以,鬼龍院皐月登場的白光就是這樣來的吧w

さみだれづき(五月雨月)

在陰曆五月正值梅雨季節(新曆則為六月),五月的梅雨稱為「さみだれ」,

「みだれ(水垂れ)」就是指「雨」,「さ」指為春耕插秧以及田植神事,

日本五月開始春耕插秧,所以春耕插秧時期下的雨「さみだれ」就漢字就表記「五月雨」,

連帶使陰曆五月也有了「五月雨月」這個別稱。

五月雨的落雨模式,前期是淅淅瀝瀝(しとしと)落下,

到了後期才會變成各地區的局部性豪雨嘩啦嘩啦的降下。

(けいおん!!中為了保護心愛的ギー太,而淋成落湯雞的唯ちゃん,其實還只是初期的五月雨而已)

順便一提,日本近畿地方差不多是6/6才開始進入梅雨期,

所以けいおん!!#4櫻高前往京都的修学旅行,就是在六月前舉行。

(京都 金閣寺)

#5則是留守番為因學姊們不在而顯得寂寞的あずにゃん與憂及純她們的故事。

(輕音部學姊們在京都的修学旅行為あずにゃん買的禮物鑰匙圈-「ぶ」,

也象徵五個人彼此的羈絆) #6就進入梅雨期,那麼,就放上澪たん的「五月雨ラ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