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花見(はなみ)

花見(はなみ)

(京都嵯峨野的櫻花滿開,遠方則是渡月橋。)

對於日本人來講,春季一大樂事便是賞花。

從日本最早的和歌集《萬葉集》裡收錄了讚詠櫻花之美的和歌,便看得出櫻花自古就受日本人喜愛,

而以櫻花為主題的歌曲更是多不可數,這一點也窺探得出,櫻花在日本人心中的獨特地位。

日本人開始愛上賞櫻是從奈良時期到平安時期開始,

據說嵯峨天皇在櫻花樹下所辦的賞櫻宴,正是賞櫻活動的起緣。

而當時無論宮中或貴族的宅邸一定會種櫻樹,趁盛開時節大辦宴席

另外也有一種說法是農村裡的農民會對著盛開的櫻花祈求豐收,因此促成了賞櫻風俗。

(櫻花女神木花之佐久夜,根據記紀也是與稻田豐收有關之女神)

観音神社-枝垂桜滿開

廣島市的觀音神社境內的枝垂櫻完全綻放。

在夜間燈光襯托下亦別有一番氣氛。

觀音神社的祭神則為象徵永恆的女神「磐長姫命」。

大神神社-櫻花盛開

大和國一宮的大神(おおみわ)神社境內的「大美和の杜展望台(大美和森林展望台)」枝垂櫻綻放。

櫻花也正是作為大和心(神道的清明之心)的象徵,

可見日本國學家本居宣長之和歌:

「敷島のやまとごころを人とはば朝日ににほふやまざくら花」

若問敷島大和心,君不見,旭日一輪,初照山櫻吐清芳。

即神道的明淨精神-清淨明潔之心(敷島大和心)就像沐浴著朝日山櫻花一樣清潔美麗。

金崎宮-「花換まつり」

福井現敦賀市金ヶ崎町的金崎宮於本月二日舉行傳統的「花換まつり」。

古來為男女藉由交換彼此的櫻花傳遞彼此愛慕之情的傳統行事,

現在則轉變為跟福娘們交換櫻花來得到幸福,不過為了保護櫻花樹,

所以現在交換的是人造花。祭典至本月十五日為止。